V0004  

書系編號:V0004
書籍名稱:南懷瑾大師的實用智慧
作  者:林宏偉
定  價:280元(*79折優惠~104/1/31止)
開本尺寸:正25K-15x21cm⋯⋯
裝訂頁數:平裝本-320頁
出版日期:2014.12.21
購書網站:www.eastbooks.com.tw

出版重點:
◎尹衍樑、溫世仁、馬雲等企業界重量級人士心靈精神導師!傳統文化與經營哲學並用,聆聽大師慧語,領悟商業真諦。
◎三千年中國商業精髓娓娓道來;一本凝聚南懷瑾商業智慧大書!
◎南懷瑾不僅是一代大師,更是商界翹楚。本書以南懷瑾宣導建設金溫鐵路為案例,結合他面向商界的演講,推薦的圖書和人物介紹,以及海內外商界精英的南懷瑾情結,全面詳盡地講述南懷瑾非同一般的東方商業智慧。
◎「上下五千年,縱橫十萬里,經綸三大教,出入百家言。」立法院院長王金平讚其為儒、釋、道皆通的「文殊再世」;南懷瑾逝世當天,大陸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唁電中稱「(南懷瑾)先生一生為弘揚中華文化不遺餘力,令人景仰」。
◎南一鵬(南懷瑾之子、美加州核桃市前議員)、何東君(前新華社副社長)、周瑞金(南懷瑾弟子、前《人民日報》副總編輯)、美達‧霍斯曼(南門弟子、管理學大師彼得‧聖吉指導學生)等聯袂推薦!


作者簡介:
林宏偉,資深傳媒人,曾任職樂清市政府、溫州市交通局、新華社浙江分社、西冷印社、國務院參事室,現任職於中華工商時報社,出版過多部著作。

內文簡介:

三千年中國商業精髓娓娓道來
一本凝聚南懷瑾商業智慧大書

「貿易不欺三尺子,公平義取四方財」——南懷瑾
左手國學,右手商道。三千年中國商業精髓娓娓道來,聆聽大師慧語,品悟商業真諦!

「上下五千年,縱橫十萬里,經綸三大教,出入百家言。」這是學界對南懷瑾的一種敬仰。其實這位學富五車的著名學者,也是一位商界翹楚。

本書以南懷瑾宣導建設金溫鐵路為案例,結合他面向商界的演講,推薦的圖書和人物介紹,以及海內外商界精英的南懷瑾情結,全面詳盡地講述南懷瑾非同一般的東方商業智慧。

南懷瑾(1918~2012),浙江溫州樂清人。精通儒釋道三家,更鑽研佛學研究,人稱百年來無出其右者。自幼接受傳統私塾的嚴格教育,及至少年時期,已遍讀諸子百家,兼及拳術、劍道等各種功夫,且通醫術卜卦,堪稱一代奇人。而他與蔣經國、李登輝、江澤民及劉泰英、尹衍樑等政商界重要人物亦建立了某種程度的關係,縱橫海峽兩岸政商、文化界,弟子遍及全球。一度名列「臺灣十大最有影響的人物」。

【目錄】

引言
第一章 南懷瑾非凡的商業智慧
第二章 南懷瑾的精彩演講評析
第三章 南懷瑾推崇的商賈人物
第四章 南懷瑾推薦的商界讀本
第五章 商界精英的南懷瑾情結
結語
附錄

內文精摘:

序一 南懷瑾的情懷和智慧 周瑞金

在南懷瑾老師逝世周年之際,我的同鄉後學林宏偉先生以南師二十世紀九○年代宣導修建家鄉金溫鐵路為案例,結合南師面向工商界的精彩演講,以及向工商界推薦的歷史人物和經典讀本等資料,編寫了具有獨特視角的《南懷瑾大師的實用智慧》一書。此書內容豐富,材料翔實,語言生動,清新可讀。作者盛情邀我作序,又一次勾起我對南師的感念。
南懷瑾老師是當代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先驅。他幼承庭訓,天資聰穎,十九歲以前廣泛涉獵經史子集,諸子百家,醫藥武藝,詩文皆精。二十五歲於袁煥仙先生處印證悟道之後,深感傳統文化如果斷滅,中華民族將萬劫不復,比亡國還危險一萬倍。於是,二十六歲的南懷瑾在峨眉山宏深誓願,把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接續中華民族文脈,作為自己畢生努力的方向。
從二十六歲發宏誓願,到九十五歲圓寂,七十載春秋,七十年心血,南師畢生從事弘揚中華歷史文化與人性教化事業,不求名,不為利,苦口婆心,循循善誘,以自己的身教言傳,影響著有緣見面的人,藉以影響群倫,影響社會,始終如一地完成了接續中國文化斷層的大願。功莫大焉!德何劭矣!
孔子說:「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南師數十年來,一直主張道是天下的公道,最好要把道理學問講得深入淺出,最好連沒有文化的人都能聽懂。他的著述就身體力行,大多深入淺出,洋溢著「道不遠人」的親和力與說服力,沒有酸澀死板的學究氣,而且旁徵博引,兼攝古今中外,浸透著極為豐富的人生閱歷與經驗,充滿著不可思議的智慧靈光。因而,廣泛被士農工學商各界各階層、從十幾歲到九十幾歲各年齡段讀者所喜愛。
他講學傳道幾十年,受教者受益者無數,其中不乏國內外工商界的精英,如書中寫到的上海斯米克集團董事長李慈雄,被譽為現代管理學大師的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第五項修煉》一書的作者彼得‧聖吉等。南師潤物細無聲的人性教化,滋潤了人們的心田,不同程度地啟發了、感動了、改變了人們的內心,令人無限的感佩和思念。
南師辭世後,彼得‧聖吉特地從美國趕到太湖大學堂,發願要把南師的學問和著述進一步傳到西方去,傳到世界去。他說,中國文化對西方乃至全世界是很有幫助的,尤其這個時代和未來,世界充滿了危機,非常需要借鑒中國傳統文化諸多寶貴的思想與經驗。就拿管理學來說,如果只是寄託於規則和利益管理,而不是以各自的內心觀照和修養為立足之本,就不是真正好的管理。
縱觀南懷瑾老師一生的業績修為,可以用兩句意味深長的話概括:「手無分文,富可敵國;身無片職,權傾天下。」他的商業實踐和對工商界人士的關注與護持,他畢生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化眾生,推進文明,其實質都是為實現「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崇高理想的寫照,是中國古今文人窮其一生所追求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家國情懷和高度智慧的體現。
他第一次和朋友一起做生意開公司取的名字就叫「義利行」,具有鮮明的傳統文化色彩。他尊姜子牙為中國商人的祖師爺,推崇管子的經邦濟世哲學,都是根植於歷史文化中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的展現。
他曾說:「一個人一生裏做的事情,對人類永遠有功勞,永遠謀利於大家,這個才叫事業,如大禹治水。其他的上到皇帝,下至乞丐,都不是事業,那是職業。」在他看來,現在很多人將工商業做得好,發了大財,或者官做得很大,那都不是事業,只是職業。只有對社會大眾、國家民族做了貢獻,才是事業的精神所在。因此,他的一生從不為錢財所捆綁,一旦需要投資實業謀福利於大眾時,他振臂一呼,就有眾多回應者參與並提供資金,堪比富可敵國。
以修建金溫鐵路為例。二十世紀初,孫中山先生就在《建國方略》中雄心勃勃地勾畫了一幅神州鐵路建設藍圖,其中有一條鋼鐵動脈,將福州、溫州、金華、杭州貫通起來。修建一條由溫州直達金華,進而把溫州與浙贛鐵路大動脈緊緊聯接起來的鐵路,將產生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為此,浙江地方政府和民眾曾七次開工興建金溫鐵路,因為種種原因,一直未能如願。
一九八八年,當溫州市領導前往香港邀請南懷瑾老師牽頭修建金溫鐵路時,有著深厚的愛國愛鄉情懷的南師倏然動容,毅然答應。他說:「這條鐵路大家企望了八十年,修了七次都沒有成功,今天我就決定一定要修,不是為我,是為了開啟一個大例子,中國政府的公共建設可以和外資合作。因為不如此,不能加速國內的公共建設。所以我們不去打開這個關閉的大門,那麼幾十年都不會有人打開這個大門的。」
為此,南師調集專家夜以繼日地伏案疾書,完成了《對金溫鐵路的淺見》,提出了改革的建設設想。由外資與地方政府共同牽手,打破內地鐵路由政府或國營企業獨家經營的慣例,催生了中國第一個中外合資地方鐵路公司,並很快籌集第一筆兩千多萬美金匯進內地公司。
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十八日,中國第一條引進外資興建的地方鐵路——金溫鐵路正式動工;經過五年建設,於一九九七年八月八日全線鋪通,一九九八年六月十一日正式通車,翻開了中國鐵路建設改革開放的新一頁。
南師畢生是個文化人,沒有任何官職。然而,他在臺灣辦傳統文化講習特別班,底下坐的全是當局軍政要員,將星閃耀。有一副聯語記述當時盛況:
「白屋讓王侯,座上千杯多名士;黃金如糞土,席前百輩數英雄。」
一九六六年,南師受邀在臺灣海陸空三軍基地巡迴演講中國傳統文化。在台中空軍基地演講期間,蔣介石先生曾親蒞幕後聆聽,那次演講,南師特別強調亡國尚可復國,若民族文化亡掉,中華民族將萬劫不復!老蔣先生深為所動,發起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幾個月後正式成立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邀請了大批學者參與其中(包括錢穆先生等等),為保留中國傳統文化做了不少工作。
當時老蔣先生曾邀請南師主其事,被婉辭。南師一直說,在兩黨間,他只買票不入場。後來,九十年代初,內地王震將軍、鄧力群先生等牽頭的中國國史委員會,曾邀請南師任副主任委員,也被他謝絕了。然而,他雖不授任兩岸任何職務,但他的學問和事功在兩岸影響朝野,兩岸有三位總理與他通信,南師圓寂當天晚上就收到溫家寶總理給予高度評價的唁電。
「上下五千年,縱橫十萬里。經綸三大教,出入百家言。」這是國民黨四大元老之一李石曾先生當年贈送給南師的話。弘揚文化,教化人性,無堅不摧,無處不往,時空難限制,權力難阻擋,這不正是「身無片職,權傾天下」嗎?
南師自許一生修了兩條路。一條是歷經十年籌畫修建的金溫鐵路,是義為國家與桑梓福利,開創中國建設之先例的道路;另外一條是他用一生修造的心路,一條以傳統文化療治精神危機,比有形的路更難修的心路。在修建金溫鐵路期間,他委曲求全,備嘗艱辛,親自參與對金溫鐵路的整體規劃、管理制度、經營方法、工程品質、海外融資、股份制改造、班子人選等工作,讓金溫鐵路留下了深深的「南董」印記。這就是南師言傳身教、科學教化的一個案例。
那個年代,他不僅應邀投資建設金溫鐵路,還動員更多弟子學生到大陸投資辦企業,在大陸傳播先進經營理念、方式和傳統文化,傳播他提出的「共產主義理想、社會主義福利、資本主義經營、中華文化精神」的理念,使傳統歷史文化在中國大陸的工商實踐中得到弘揚光大。
人們稱頌南懷瑾老師為「國學大師」、「佛法泰斗」、「禪宗大師」、「道家高人」、「密宗上師」、「當代大隱」等等,這都只是南師學問修持、人生行止的不同側面,不足以概括他的全面素養、品格、地位和貢獻。他自己卻從不接受這些稱號,他常說自己「一無所成,一無是處」,自己永遠處於「學人」之位。
應當感謝林宏偉先生嘔心瀝血撰寫的這本書,他從一個平時人們很少注意的立面介紹南師,豐富了南師的形象,讓廣大讀者從中汲取到南師傑出的商業智慧。這必定有利於推動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順利向前發展,造福中華世代子孫。這就是這本書的特殊意義所在。特作序予以推薦!
於上海
(作者係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導師、中國礦業大學淮海文化傳媒研究院名譽院長,曾任《人民日報》副總編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astbook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