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0032一念一清淨:佛學典故中的十六堂修心課

書系列別:心靈企劃系
書系編號:V0032
書籍名稱:一念一清淨:佛學典故中的十六堂修心課
作  者:羅金
定  價:$280
開本尺寸:正25K-15x21cm
裝訂頁數:平裝本-320頁
原印條碼:978-986-352-541-7
CIP碼:225.87
出版日期:2018.02.08

重點書推薦:
佛學靠修行,心淨在個人;
展開遍十方,入時觀自在。

世界處處是快樂,且看好事好話好心地;
人間時時皆吉祥,但憑真情真義真心意。——星雲大師

以平凡人的角度體味佛學中的哲理
用普通人的視野感悟大師級的智慧
明心可以見性,修身更要養性!
一念一清淨,你也可以與神同行!
※世界上最簡單的成功法則是什麼?心靈的護膚霜又是什麼?成功的時候,不要忘記人生還有紅燈;失敗的時候,也不要忘記前面可能就是綠燈。從書中的佛學故事中,學習修身的人生智慧!
※人生必需學會刪繁就簡,囚禁你的往往是你自己,本書將佛學的的人生感悟、智慧心得,輔以貼近生活的故事,為我們指明做人做事的關鍵,從現代人的觀點,重新解釋禪的新意。
本書將佛學中的人生感悟、生活經歷、智慧心得與讀者共同分享,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述佛教中的小故事,並結合我們當今的生活,從多個不同角度為我們指明了做人做事的關鍵,從中體味人生的哲理。希望每個讀者都能夠汲取佛學中的智慧,淨化自己心靈深處的福田。

內文簡介:
以平凡人的角度體味佛學中的哲理
用普通人的視野感悟大師級的智慧
佛學靠修行,心淨在個人;
展開遍十方,入時觀自在。

修養的最高境界是什麼?
放下的最難心態在什麼?
生命的最後清單有什麼?
該斷就斷才能前行,
該捨就捨才能淨空,
該離就離才能寬容!
即使倒下也要面向太陽,
就算失敗也要面帶笑容。

「播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威廉‧詹姆士
與智者同行,讓心靈純淨!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在數十載的生命旅程中,總會遇到各式各樣的難關與挑戰,在在考驗著我們的智慧,這時候,如果身邊能有親朋好友的開導規勸是最好不過了;萬一沒有,我們仍可從充滿禪機的佛學故事中得到啟發,幫助自己度過一道道關卡。
「佛學靠修行,心淨在個人」,若生活中沒有苦難,那麼人生便少了許多滋味;若生活中沒有挫折,那麼成功時便少了一份喜悅;如果生活中沒有滄桑,那麼人就會缺乏一種同理心。人非聖賢,總有七情六欲,好比看到有人可以幸運中上億樂透,自己卻在為三餐奔波忙碌;明明是同時期進公司的同事早已飛黃騰達,升任高管,自己仍是默默無聞的低層小工;或是心儀的對象被別人捷足先登、心愛的人移情別戀,難免會心生怨懟,抱怨老天不公……面對種種磨難,我們該如何知捨善得,參透混沌?只能靠智者的言語來提升自我的修為,超脫俗世的羈絆,方能寵辱不驚,福田無量。
大千世界,與智者同行,你會不同凡響;與高人為伍,你才能登上巔峰。就是因為人生不完美,才會有各色面貌。心理學巨匠威廉‧詹姆士說:「播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行為決定命運,一個人的行事作風往往左右了他的成功或失敗,而佛學典故中的修心智慧正是我們可以引以為鑑的良師益友。

本書採擷佛家關於捨得、寬心、包容、行善的禪心佛語,錘煉出一本修心的結集,將佛學的的人生感悟、生活經歷、智慧心得,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輔以貼近生活的典故,從多個不同的角度為我們指明做人做事的關鍵,從現代人的觀點,重新解釋禪的新意。希望每個讀者都能汲取佛學中的智慧,抵達自己心靈的那塊福田,灑上幾顆蓮花的種子,等待淨蓮綻放的日子。

【目錄】
◎第一課 包容是修身的根本
1.學會遺忘
2.學學彌勒佛
3.愛的護膚霜
4.寬容的快樂
5.安詳的人際環境

◎第二課 知捨善得,福田無量
1.如何向上?唯有放下
2.富者的心胸
3.人生沒有後悔藥
4.給自己列張生命清單
5.把握當下的幸福
TIPS:靜修秘訣:為自己製造幸福源泉

◎第三課 樂善好施,不求回報
1.付出是一種幸福的能量
2.保持不求回報的心態
3.晴天留「人情」,雨天好「借傘」
4.沒有錢也可以佈施
5.用熱情打動別人
6.從善如流,廣結善緣

◎第四課 大智若愚,知難易懂進退
1.磊落面對毀謗
2.大方承認自己的錯誤
3.不妨自嘲一下
4.寧願作「傻瓜」
5.「示弱」是一種經營人生的智慧
TIPS:生活中的「糊塗經」

◎第五課 懷著一顆虔誠的心去工作
1.心態決定人生的成敗
2.禪即生活,生活即禪
3.堅持是最簡單的法則
4.沒有時間老
TIPS:提高工作效率

◎第六課 為人處世的學問
1.做自己的大師
2.過多的甜言蜜語猶如高利貸
3.良藥才會苦口
4.「小惡」也是惡
5.改掉壞習慣

◎第七課 不完美的人生
1.主動選擇不完美
2.不完美是難得的境界
3.停下是為了更好地出發
4.體味人間苦樂的真諦
5.愛情是自身的一次「修行」

◎第八課 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
1.管好自己的舌頭
2.克服不懂裝懂
3.說「不」是你的權利
4.把握好提出意見的時機
5.保持鎮靜的心態
6.話不在多,點到就行

◎第九課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1.一百萬和一百元
2.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3.學會合理支配錢財
4.留給子孫的財富
5.正確的財富觀

◎第十課 感恩惜福,和諧圓滿
1.心態決定命運
2.「敵人」是你最好的老師
3.苦日子也要甜過
4.懂得享受現在
5.心存孝道,感恩父母
6.尊師是做人的基礎

◎第十一課 修心使身心更強健
1.小心呵護健康
2.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
3.慎用體力和精力
4.飲食得法,既可健身又能防病

◎第十二課 不受磨煉不成才
1.雨後的天空才有彩虹
2.世界上沒有不勞而獲的成功
3.佛家眼中的「定力」
4.不懂得「低頭彎腰」,什麼事也辦不成
5.從最不喜歡的事情做起

◎第十三課 人生贏在會經營
1.選擇適合自己的目標
2.制訂後續目標
3.機會是生命散發出的光華
4.過分謹慎和粗心大意一樣糟糕
5.釣魚的技巧


◎第十四課 寵辱不驚、物我兩忘
1.掃除心靈的灰塵
2.一切皆由貪念起
3.無財也是一種福氣
4.放慢腳步,降低高度
5.雲在青天水在瓶

◎第十五課 「滅卻心頭火,燃起佛前燈」
1.你確定發怒是你的真實需要嗎
2.別人越對你發怒,你越應當平和
3.抱怨者,人遠之
4.不選擇也是一種選擇
5.有時是在「趕」,卻總是「錯過」
6.衝動的背後藏著魔鬼

◎第十六課 瞭解人生,心如明鏡
1.人生,到底教會了我們什麼
2.以平和的心態對待疾病
3.明心見性,心如菩提
4.珍惜自己的生命
5.活著,就是修行

【試閱】
第一課 包容是修身的根本

1.學會遺忘
一生中,能讓你珍惜的東西也許並不多;一生中,有些往事也許是你無法忘懷的。然而生活的航船卻一直向前行駛,痛苦、歡樂、奮鬥的人生永無盡頭。我們不能總活在過去,留戀過往會讓我們畏懼未來,可前路還有很多事情等著我們去完成。

有一個人,他在二十歲的時候因為被人陷害而鋃鐺入獄。十年後冤案告破,他終於走出了牢房。
出獄後的他並不甘心,開始了幾年如一日的反覆抱怨和詛咒:
「我真不幸,在最年輕有為的時候遭受冤屈,在監獄度過了本應是人生最美好的一段時光。監獄簡直不是人待的地方,狹窄的空間讓人備感壓抑,唯一的小窗口裡幾乎看不到陽光。冬天寒冷難忍,夏天蚊蟲叮咬,真不明白命運為什麼不懲罰那個陷害我的傢伙。即使將他千刀萬剮,也難以解我心頭之恨啊!」
這樣一直持續到他七十五歲那年,疾病讓他臥床不起。
彌留之際,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來到他的床邊,問道:「事情已經過去那麼多年了,為何還如此耿耿於懷呢?」
老者的話音剛落,病床上的他聲嘶力竭地叫喊起來:「我怎麼能釋懷,那個陷我於不幸的人現在還活著,我需要的是詛咒,詛咒那個使我遭遇不幸的人。」
老者又問:「你因受冤屈在監獄裡待了多少年?離開監獄後又生活了多少年?」
他惡狠狠地如實回答了老者。
老者長嘆了一口氣,說:「你真是世上最不幸的人,他人的陷害使你在監獄中度過了艱苦的十年。而在你走出監獄獲得自由後,你卻用心底的抱怨和詛咒囚禁了自己近五十年!」

我們生活在世間,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地被煩惱包圍著,所以憂愁往往會陪伴自己左右。有煩惱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學會遺忘。如果我們不能遺忘,事事計較,那麼,煩惱與憂愁,只會越積越多,從而使我們的生活感到越來越累。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若要讓自己快樂,就必須給自己減壓,最好的減壓方法就是學會忘記。人生需要能「拿得起」,可有時候「放得下」更重要。

有個小故事,說的是一個小和尚和老和尚一起去化緣。
他們走到河邊時,正好一個女子要過河,老和尚便背起這女子過了河。
上岸後,女子道完謝就離開了。然而小和尚心裡卻一直疑惑:師父怎麼可以背那個女子過河呢?可他又不敢問。就這樣,一直走了近二十里,小和尚實在憋不住了,問師父:「師父,我們是出家人,出家人應不近女色,你怎麼能背那女子過河呢?」
師父轉頭看著他淡淡地答道:「我把她背過河就放下了,可你卻背了她二十里路還沒放下。」

老和尚的話充滿禪意,細細品來,也是一種人生的哲理。
人的一生就像是一次長途跋涉,每個人都在不停地行走。沿途中我們會看到各種各樣的風景,經歷許許多多的坎坷,如果把走過去、看見過的事物都牢記心上,就會在無形中給自己增加很多額外的負擔。
經歷越豐富,壓力也就越大,倒還不如一路走來一路忘記,永遠保持輕裝上陣。時光不會倒流,過去的事情也不可能像影片一樣倒帶重播,除了吸取經驗教訓以外,我們大可以就此釋懷。
生活中,難念的經一本接著一本,它們以種種不同的方式,交替訪問我們。如果不學會遺忘,讓這一個接一個的負擔積壓在自己身上,總有一天,沉重的壓力將徹底摧毀我們的意志。
過分看重名和利的我們,常常將自己弄得疲憊不堪,也常常將他人對自己的種種誤解深藏內心,對他人的輕視耿耿於懷。於是,原本打算給自己營造一片浪漫溫馨的天地,不料到頭來卻是給自己套上了一個又一個的精神枷鎖。心頭那片藍天在不知不覺中蒙上灰色,伴隨著成長的足跡深植於心,並在不經意間折磨著自己。
此時,我們需要一點遺忘的精神。不妨到大自然中去體會事物本真的神韻,從而淨化自己的心靈,將所有悲苦釋放,將本不應留下來的事情遺忘。
當然,忘記也需要加以選擇,有些人、有些事在你的一生中是無法忘懷,也不該忘懷的。

阿拉伯地區有位著名作家叫阿里,有一次他和吉伯、馬沙兩位朋友結伴旅行。
三人行經一處山谷時,馬沙失足滑落。幸虧吉伯拼命拉他,才將他救起。馬沙於是在附近的大石頭上刻下了: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救了馬沙一命。
接著三人繼續前行,又走了幾天後,三人來到一處河邊時,吉伯和馬沙為一件小事吵起來,盛怒之下的吉伯打了馬沙一耳光。於是馬沙跑到沙灘上寫下: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打了馬沙一耳光。
當他們旅遊回來後,阿裡好奇地問馬沙為什麼要把吉伯救他的事刻在石頭上,卻將吉伯打他的事寫在沙上?馬沙回答:「我永遠都感激吉伯救我,並且銘記於心。至於他打我的事,我的記憶會隨著沙灘上字跡的消失,忘得一乾二淨。」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別人對你的幫助要牢記,而別人對你的不好則要忘記,這才是做人的本分。
生活中,我們快樂著、痛苦著、煩惱著、憧憬著。有許多人和事值得我們記憶並珍藏,可是在許多時候,我們更應該學會遺忘,忘卻那些不用記憶的困惑。不再被憂傷的往事所淹沒,不再被昨日流逝的榮譽所束縛。

2.學學彌勒佛

在很多寺院中,人們進入寺門後映入眼簾的是一尊大肚彌勒佛。在佛教中,彌勒佛是寬容的代表,因此,他預示著希望和喜悅。
世傳彌勒佛的原型是歷史上一個叫布袋和尚的法師,他曾說過一句話:「我有一布袋,虛空無掛礙。展開遍十方,入時觀自在。」
布袋和尚所說的「布袋」,其實指的就是人的胸襟。寬容者的度量,能包容四方,憑著廣闊的心理生活空間,悠游於塵世之中,活得瀟灑自在。

古時候,有一個禪院裡住著一位老禪師。一天晚上,老禪師獨自在院中散步時,發現牆角放著一把椅子。
「這定是院裡哪個不守規矩的小僧人越牆出去了!」老禪師心想。於是,他把椅子挪開,自己蹲在那裡。
沒過多久,果然有一位小僧人翻牆進來,他沒有發現板凳已經不在,取而代之的是自己的師父,就踩著法師的背跳進院子裡。站穩後,小僧人這才發現,自己剛才踩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師父,不禁大驚失色。
只見這位老禪師直起身子,拍拍身上的灰塵,用平和的語氣說:「天冷夜深,當心著涼。」說完轉身就走了。
這位老禪師的寬容,讓小僧人深感內疚。此後,就再也沒做過違規的事情了。

一位佛學大師說:「僧人懂得寬容之道,所以能讓弟子們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教益。」現實生活亦是如此,如若我們能寬待身邊的每一個人,那麼人生處處都會變得和睦融洽,我們所生活的世界也會因此而成為人間淨土。

有位將軍向白隱禪師問道:「真的有天堂和地獄嗎?」
禪師反問:「你是做什麼的?」
將軍自得地說:「我是一個大將軍。」
白隱禪師大喝一聲:「是誰有眼無珠請你當將軍?你看來倒像是個屠夫!」
將軍聞言怒不可遏,拔出腰間的刀作勢要砍向禪師,禪師即說:「地獄之門由此開。」
將軍驚覺自己失態,即收起嗔怒之心,向禪師行禮。禪師又說:「天堂之門由此開。」

「雖然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這是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的一句吶喊,它體現了對「異見」的胸懷,是一種高層次的包容。但無奈的是,我們明明知道這種胸懷的可貴與高尚,卻很難讓它為己所有。
面對別人的不同看法,我們容易產生抵觸和反感的情緒,我們太容易在心中一廂情願地認定自我的正確性,認為別人都是錯的,甚至會因為別人的不同意見而認為對方心懷不軌。這正是人類天性的一種體現。
人生就像一場修行,在每一天的生活中提煉自己的內心,我們需要不斷地戰勝自己內心的自私,讓自己成為一個更加寬容的人。
不論是做人還是做事,包容的智慧都彌足珍貴。真正的佛法,對於世間的一切都是恭敬的,這是佛的精神。所以,即使你不信佛法,也應該學會佛法宣導的包容精神。如果你信佛法,那麼就要學彌勒佛,常開笑口、放大度量。
要相信,即使其他人的觀點和自己不同,也有可取的地方,要用寬容的心態面對他人。


3.愛的護膚霜

每個人都渴望自己能夠成為一個有修養的人。那麼,修養的最高境界又是什麼呢?答案很簡單,是寬容。所謂「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如若為人寬厚,不管別人待你好與不好,都能諒解、都能包容,這便是人生最大的修養。
有位佛學大師說:「佛要教化一切眾生,慈愛一切眾生,對好的要慈悲,對不好的更要慈悲。好人要度,要教化,壞人更要教化。這是佛法的精神,所以佛家有云:『普度眾生』。」

有一天,一個強盜突然闖進禪院,對正在打坐的七里禪師惡狠狠地說:「快把你們禪院的錢都拿出來,不然我對你不客氣!」
七里禪師平靜地指著一個木櫃,說:「所有的錢都在裡面了,你自己去取吧!不過,希望你能夠給我們留下一點,因為禪院快要沒米了。」
強盜得手後,就急著逃走,這時七里禪師突然叫住了他:「你等等。」
強盜不解地問:「你想幹什麼?」
「收了別人的東西應該道謝才對啊!」七里禪師認真地說。
強盜遲疑了一下,對禪師說了句:「謝謝。」然後逃之夭夭。
然而天網恢恢,疏而不漏,這個強盜最終還是被捕了。衙役把他帶到七里禪師面前,問七里禪師說:「這個人曾經搶劫過你,是嗎?」
強盜非常惶恐地看著七里禪師,他知道,只要七里禪師說一聲「是」,那麼自己的下半生就將在監獄中度過。他心想:完了,七里禪師沒有理由不指證我。
但是令人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七里禪師卻對衙役們說:「他沒有搶我的錢,是我自願給他的,而且,他也謝過我了。」
就這樣,強盜逃過了一劫。但由於他還曾在其他地方犯過小案,所以仍被官府處以一年監禁。
在監獄中,強盜始終在想:七裡禪師為什麼沒有揭發我呢?難道僅僅是因為自己對他說了聲「謝謝」,他就寬恕了我的罪過嗎?
這個問題強盜始終想不通,可他卻由此對七里禪師充滿了敬意。從前,他在做壞事時,總覺得自己已經墮落了,將來無論自己如何改變,別人都不會再寬恕自己。但是現在,還有人能夠寬容自己的愚蠢和邪惡,這個人就是七里禪師。
強盜服刑期滿之後,立刻前去拜見七里禪師,真誠地懇請禪師收他為徒。
七里禪師笑著對他說:「我可以寬恕你的罪惡,但是這還不夠,必須要你自己寬恕自己才行。從前的事情都忘了吧!從今往後,寬恕自己,也寬恕別人,讓你的生命重新開始。」
強盜頓悟,從此以後和七里禪師一起修行,終成一代高僧。

由此可見,寬容這種柔性的力量,似一捧清泉,能洗淨自己和被寬容對象心中的塵埃。面對別人的錯誤,一味地以暴制暴,只能讓彼此的心結越結越深。

作者簡介:
羅金,著名雜誌資深撰稿人,擅長以最簡潔淺白、優美凝練的文字表達人生哲理,從傳統文化中發掘適合現代人的精神財富,對大眾拓展、學業、事業、生活及修養心性方面進行分析和指導,啟發人在成長、成功的過程中把握住自己,並不斷朝著精進的方向完善自我。著有《弘一大師的超脫之學》《弘一大師的十六堂課》《別人都不看好你,你才有機會證明自己》(以上皆風雲時代出版)等暢銷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astbook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