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類型:武俠小說
書系列別:古龍珍藏限量紀念版(另類俠情系列)
書系編號:Rr053
書籍名稱:大人物(上)【珍藏限量紀念版】
原文書名:
作 者:古龍
譯 者:
定 價:$340元
開本尺寸:正25K-21〈長〉*15〈寬〉
裝訂頁數:平裝本-336頁
ISBN:978-626-7510-39-1
原印條碼:978-626-7510-39-1
CIP碼:857.9
出版日期:2025.03.10
購書網站:https://www.eastbooks.com.tw/
出版重點:
華人世界知名武俠作家古龍,才氣縱橫一代武俠宗師。古龍小說。已成經典。百年一遇。
古龍是武俠小說世界的一個異數,一個不世出的天才!
古龍打破了金庸不可戰勝的神話,同時自己也製造了另一個神話!古龍武俠,是一種有所必為的男子漢精神,一種永不屈服的意志和鬥志;一種百折不回的決心;一種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戰鬥精神!
※名家推薦:
●古龍作品不但是當今武俠小說史上的一個寶藏,也終將是現代中華文學史上的一塊豐碑。未來,一代又一代對俠義精神和文學創作感到興趣的有心人,都會在生命中某個時期展讀某部古龍作品。──著名文學評論家 陳曉林
●古龍是用生命去寫武俠的,武俠就是他的詩,他是用他一生的心血、信念在寫武俠,寫他的嚮往,寫他的歡樂,更寫他的悲辛苦楚與孤獨寂寞。──師大國文系教授 林保淳
●一代又一代的讀友都能在古龍著作中,各自品讀出奇崛清新的人生體悟與鐵血激盪的情懷俠義,從而引為陪伴自己成長的重要精神養分。──古龍長子 鄭小龍
作者簡介:
古龍,為現代武俠小說「別開生面」的重量級作家,以令人耳目一新的文筆與意境,將武俠文學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峰。古龍的作品永不褪流行,以獨闢蹊徑的文字,寫石破天驚的故事。他與金庸、梁羽生被公認為當代武俠作家的三巨擘。
本名熊耀華的古龍,豪氣干雲,俠骨蓋世,才華驚天,浪漫過人。名作家倪匡說:「古龍熱愛朋友,酷嗜醇酒,迷戀美女,渴望快樂。」他以豐盛無比的創作力,寫出超過了一百部精采絕倫、風行天下的作品,開創武俠小說的新路,是現代武俠小說的一代巨匠。他是他筆下所有多姿多采的英雄人物的綜合。金庸則說:「古龍慷慨豪邁,跌蕩自如,變化多端,文如其人,且復多奇氣。」俱見對古龍惺惺相惜之情。
內文簡介:
只要田大小姐喜歡,她無論要做什麼事都沒有人敢反對。
這不僅因為她是世襲鎮遠侯,「中原孟嘗」田白石田二爺的獨生女兒,也因為她實在是個甜絲絲的人兒。不但人長得甜,說話也甜,笑起來更甜,甜得令任何人都不願,也不忍拒絕她的任何要求。秦歌是當時江湖上的大英雄,更是眾多少女的夢中情人。田思思覺得,自己要嫁就得嫁個大人物,了不起的大人物,所以她非嫁給秦歌不可。於是當嬌滴滴的田思思聽聞父親想將自己許配給楊三爺的大公子後,立刻與婢女田心改扮男裝出走。像這麼樣一個女孩子踏入了江湖,你說危險不危險?她若真能平平安安的到達江南,那才真的是怪事一件。
※ 知名文學評論家──竺金藏談《大人物》
《大人物》凝聚筆墨,敘寫癡情少女為了愛情勇闖江湖、歷經風險,在生活的磨難中,真正懂得了生命的意義;整部小說是暗喻人生從幼稚走向成熟的艱難歷程的一種文學象徵。因此,故事發生的時代並不重要──朝代更迭,社會變遷,但人生的過程卻總是相似的。
古龍通過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通過演敘不同人物形象之間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表達了他對人生與人性的深入思考。
※【目錄】
一 紅絲巾
二 一百另八刀
三 金絲雀和一群貓
四 優雅的王大娘
五 王大娘的真面目
六 粉紅色的刀
七 大小姐與豬八戒
八 上西天的路途
九 排場十足的張好兒
十 寂寞的大小姐
十一 安排
十二 不是好事
十三 男人喜歡到的地方
【附錄】 古龍筆下的俠客形象與江湖場景
※【導讀推薦】《大人物》的敘事魅力:明暗雙線,畫龍點睛
知名文學評論家 竺金藏
古龍的《大人物》出版於一九七一年,屬於他整個創作歷程中的中期作品。《大人物》雖然並非古龍的代表作,但確實是一部上乘之作。
古龍的武俠小說創作進入中期以後(以《武林外史》為標誌),開始了力圖突破傳統武俠小說創作窠臼,在內容和形式諸方面另闢蹊徑的時期。古龍在他的一些作品的序中曾指出:武俠小說不應該再寫神和魔頭,應該寫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武俠小說的主角應該具有人的優、缺點,更應該具有人的感情。人性是小說中不可或缺的,人性並不僅是憤怒、仇恨、悲哀、恐懼,其中還包括愛和友情、慷慨與俠義、幽默與同情。武俠小說雖然寫的是古代的事,但未嘗不可注入作者的新念。此外,他還主張應重視製造事件衝突,營造肅殺氛圍,以此強化、烘托動作描寫的衝擊力,而不是一味渲染血和暴力的刺激效力。依照作家的這些創作理念,考察其創作實踐,不難發現《大人物》正是貫穿了作家理論主張的一部探索性作品。
整部小說暗喻女性的成長
古龍的小說往往淡化歷史背景,不注重對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作現代思考或文學闡釋;他注重的是在作品中折射現實生活中各種人物的生存狀態,從而抒寫他自己的人生思考。《大人物》故事的時代背景極其模糊,僅從其中「世襲鎮遠侯」的爵位和「大名府」地名,根本無法準確判斷故事發生的朝代。《大人物》凝聚筆墨,敘寫癡情少女為了愛情勇闖江湖、歷經風險,在生活的磨難中,真正懂得了生命的意義;整部小說是暗喻人生從幼稚走向成熟的艱難歷程的一種文學象徵。因此,故事發生的時代並不重要──朝代更迭,社會變遷,但人生的過程卻總是相似的。
古龍通過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通過演敘不同人物形象之間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表達了他對人生與人性的深入思考。
首先,圍繞著女主人公田思思的江湖冒險經歷和情感發展過程,作家細膩入微地抉剔其心理狀態,勾勒其思想嬗變軌跡;其間,既有大小姐所特有的情感和心理,也有青春女性成長過程中所共有的心態和問題。田思思的思想和情感變化,隨著她的涉險江湖,經歷了三個階段:春情萌動階段;思想覺醒階段;愛情成熟階段。這三個階段既是田思思的獨特情感歷程,又是作家對人生,特別是女性感情生活與思想變化的一種逼真類比。
田思思出走江湖的初始動因,是她堅定地要嫁給聞名江湖的幾位大英雄之一,特別是其愛慕已久的大俠秦歌。傾慕英雄,追求愛情夢幻中的偶像,這是青春女性所共有的心態;但作為中國古代大家閨秀的田思思,能夠衝破禮法的束縛,女扮男裝,不顧一切地追求夢中情郎,這就不僅僅是「癡情」二字所能全部說明問題的,這還是她獨特的大小姐的性格使然。田思思的思想情感不同於一般的懷春少女,她具有當時一般少女所缺乏的敢做敢當的勇氣。這就是她敢於獨闖江湖的基本原因。
當田思思像金絲雀一樣飛出禮法與習俗編織的「鳥籠」時,生活的博大和多彩使她眼界頓開,「一個人若總是待在後花園裡,看雲來雲去,花開花落,她縱然有最好的享受,但和一隻被養在籠子裡的金絲雀又有什麼分別呢?」(第三章〈金絲雀和一群貓〉)這種看似平淡無奇的生活感受,實際上具有一種跨越時空的思想穿透力:「花園裡被養在籠中的金絲雀」,這正是對千百年來像田思思這樣生活優裕、安逸,卻又平淡、狹隘的大家閨秀們生存狀態的形象描摹,而這樣的「金絲雀」,在《西廂記》、《牡丹亭》、《紅樓夢》等大量的古代通俗文藝作品中,確是屢見不鮮。從更深層的含義來理解她的這種感受,又未嘗不可以看作是對現代社會中醉心於安逸享樂、不思獨立進取的女性的一種警示。田思思的這種思想意識,是她歷經生活磨難而百折不撓的精神支柱;同時,也正是古龍對女性應該如何生存的深邃思考。
英雄崇拜與英雄解構
田思思幾經周折,屢經風險,終於見到了朝思暮想、聲震江湖的紅絲巾──這是所有江湖少女愛情夢幻中最高偶像的標識。但當田思思得以在現實生活中近距離凝視這紅絲巾時,才發現它並不總是似旗幟般威武地飄揚,它也有似髒抹布般蜷曲在骯髒的陰溝旁的時候。田思思沒有想到她心目中的大人物秦歌是酒鬼、賭鬼,而且內心十分寂寞、淒苦;她更沒有想到,她厭惡的「豬八戒」、大頭鬼楊凡,在她對秦歌真正瞭解之際,卻時時刻刻縈繞在心頭。──田思思的愛情夢幻覺醒了。田思思愛情夢幻的覺醒,寄寓著作家的深沈思索:無論哪種英雄都是人,不是神,甚至即使是神也不是完全沒有缺點的;時勢造英雄,英雄也為盛名所困;人們崇拜英雄,也利用英雄;英雄在人們的讚譽中揚名,也在充滿光環的傳奇故事裡倍感寂寞;英雄在少不更事的女孩的愛情夢幻中成為偶像,但在成熟的女性眼中,他也許並不可愛。田思思在思想覺醒之際,雖然認為秦歌確是大英雄,但只願做他的好朋友,而不願再嫁給他──這是她情感歷程的重大轉折。
田思思最終決定嫁給貌不驚人的「大頭鬼」楊凡,標誌著她的愛情觀念的成熟。楊凡因貌不出眾、江湖無名而遭田思思鄙視,雖然她和他的婚事已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並且他在危難時刻拯一再救過田小姐,但他與她的關係總是顯得若即若離,兩人相處時,他也是淡然無味,似乎缺乏熱情。然而,田思思卻總是在最寂寞的時候想起楊凡,在最惆悵的時候想起楊凡,在最恐懼的時候想起楊凡,在最興奮的時候想起楊凡。在經歷了一系列生死攸關的重大事變之後,她終於看到了這位頭大體胖的「豬八戒」的英雄本色,她心中原本曖昧的感情,也終於清晰了:「因為我已找到了一個真正的大人物,在我心裡,天下已沒有比他更偉大的大人物」。田思思的最終抉擇,也是作家人生思考的生動例證:「只有經過磨難的人,才會真正懂得生命的意義,才會真正長大。」(三四章〈大人物〉)
的確,真正成熟的女性才會找到真正的英雄,而真正的英雄不一定擁有顯赫的聲名。
其次,圍繞著男主人公楊凡和秦歌的英雄故事,以及各自與女主人公的感情關聯,古龍真實地呈現出英雄的內心世界,描寫了英雄性格中的亮點和缺陷,從而表達了古龍有關人生價值取向的獨特見解:英雄與普通人、偉大與平凡之間並無不可逾越的鴻溝。
紅絲巾大俠秦歌,是古龍濃墨重彩描繪的江湖豪傑,他的紅絲巾即是英雄人格的象徵,他先後身中數百刀仍手刃歹徒的傳奇事蹟,更是令人欽佩不已。但同樣是這個江湖少女心目中的偶像的秦歌,嗜賭酗酒;賭輸可以為賭場做保鏢,酒醉可以倒臥陰溝邊過夜;賭興豪發,他可以漠視癡情少女的苦心求愛;夜靜更深,他又可以與不願再嫁給他的少女談論寂寞和痛苦。秦歌的形象,在小說中給人的深刻印象是醉酒的「思想者」。大頭鬼楊凡,是作家以白描技法精心刻畫的江湖英雄,他貌不出眾,語不驚人,心寬體胖,平凡寬厚;他的細眼睛又永遠是明亮的,沒有什麼隱秘看不清。但同樣是這個大頭鬼楊凡,卻也是吃喝嫖賭俱全;可他又是江湖正義組織「山流」的首領,在他的心中,又分明隱藏著對田思思的熾烈情感。楊凡的形象在小說中給人的深刻印象是神秘的「豬八戒」。秦歌的形象似火紅而透明,楊凡的形象似平凡而神秘。兩相對照,差異巨大,而二人又同是江湖英雄。
※【內文試閱】
一
這少年手裡握著柄刀,刀柄上的絲巾在風中飛揚。
紅絲巾,紅得像剛升起的太陽。
刀鋒在烈日下閃著光,少年在烈日下流著汗,汗已濕透了他那身黑綢子的衣裳。
他已被包圍,包圍他的人雖然只有四個,但他卻知道這四個人的可怕,他已有好幾次想拋下刀,想放棄抵抗,放棄一切。
他沒有這麼樣做。
因為他不能辱沒了這柄刀上繫著的紅絲巾,不能辱沒這紅絲巾所象徵的那個人。
繫上這紅絲巾,就表示你決心要奮鬥到底,死也不能在任何人面前示弱!
這紅絲巾的本身彷彿就能帶給人一種不屈不撓的勇氣!
他揮刀,狂呼,衝過去。
鮮紅的絲巾飛舞,比刀光更奪目。
他立刻就聽到刀鋒砍入對方這人骨頭裡的聲音。
這人倒下去,眼珠凸出,還在直勾勾的瞪著這塊鮮紅的絲巾。
他並不是死在這柄刀下,也不是死在這少年的手下的。
要他命的就是這塊紅絲巾,因為他早已被這塊紅絲巾所象徵的那種勇氣震散了魂魄!
二
這少女斜倚著柴扉,眼波比天上的星光更溫柔。
她拉著他的手,她捨不得放他走。
他腕上繫著的絲巾在晚風中輕拂。
紅絲巾,紅得像情人的心。
夜已深,他的確應該走了,早就應該走了。
他沒有走。
因為他不能辱沒了手腕上繫著的這塊紅絲巾,你只要繫上這紅絲巾,就不能讓任何少女失望。
這紅絲巾不但象徵著勇氣,也象徵著熱情。火一般的熱情。
他終於湊過去,在她耳旁低語。
他的蜜語比春風更動人。
可是她的眼波卻還是在痴痴的凝注著他腕上的紅絲巾。
他的熱情忽然消失,因為他忽然發現她愛的也許並不是他這個人,而是他腕上的這塊紅絲巾。
當她拉著他的手,她心裡想著的也許並不是他,而是這紅絲巾象徵的那個人。
也不知有多少少女的心中、夢中都有那個人。
那個人叫秦歌。
三
他洗過澡,挽好髮髻,將指甲修剪得乾乾淨淨,然後才穿上那身新做成的黑綢衣裳,小小心心的在腰上繫起一條紅絲巾。
他不喜歡穿黑綢衣服,也不喜歡鮮紅的絲巾。
可是他不能不這麼樣做。
因為他若不這麼樣做,就表示他沒有勇氣,沒有熱情。
自從虎丘一戰後,江南的染坊中就不能不將各色各樣的絲巾都染成紅的,因為所有的少年都要在身上繫一塊紅絲巾。
一個少年身上若沒有繫著塊紅絲巾,簡直就不敢走出門去。
有的人縱已不再少年,若是想學少年、學時髦,也會在身上繫塊紅絲巾,表示自己並不太老,並沒有落伍。
風流的少年將紅絲巾繫在腕上、腰上;勇敢的少年將紅絲巾繫在刀上、劍上,市井中的少年甚至將紅絲巾繫在頭上。
但卻從來沒有人將紅絲巾繫在脖子上。
沒有人敢!
因為秦歌是將紅絲巾繫在脖子上的。
你若也敢將紅絲巾繫在脖子上,秦歌自己就算不在乎,別的人也會將你這條紅絲巾砍斷,連著脖子一齊砍斷!
你可以學他,可以崇拜他,卻絕不能有絲毫冒犯他。他若喜歡一個人站在橋上靜賞月色,你要賞月色也只能站在橋下。
秦歌就是秦歌,永遠沒有第二個,以後沒有,將來也不會有!
自從虎丘一戰後,秦歌就成了江南每個少男心目中的英雄,每個少女心目中的偶像。
四
秦歌當然是田思思心目中的大人物!
二 一百另八刀
一
田思思斜倚在一張鋪著金絲氈的湘妃竹榻上,窗外濃蔭如蓋。
風中帶著荷花的清香,她手裡捧著隻碧玉碗,碗裡是冰鎮過的蓮子湯。
冰是用八百里快馬從關外運來的,「錦繡山莊」中雖也有窖藏的冰雪,但田思思卻喜歡關外運來的冰。
沒有別的理由,只因為她認為關外的冰更冷些。
她若認為月亮是方的,也沒有人反對。
只要田大小姐喜歡,她無論要做什麼事都沒有人敢反對。
這不僅因為她是世襲鎮遠侯,「中原孟嘗」田白石田二爺的獨生女兒,也因為她實在是個甜絲絲的人兒。不但人長得甜,說話也甜,笑起來更甜,甜得令任何人都不願,也不忍拒絕她的任何要求。
大家唯一的遺憾是,能見到這位甜人兒的機會太少了。
只有在每年元宵田二爺大放花燈時,她才會在人前露一露面,除此之外,她終年都藏在深閨中,足不出戶,誰也休想一睹她的顏色。
田二爺號稱「中原孟嘗」,當然不是個小氣的人,縱然揮手千金也不會皺一皺眉,但卻絕不肯讓任何人有接近他女兒的機會。
他對他的女兒看得比世上所有的珠寶加起來都珍貴千百倍。
二
蓮子湯已不再涼沁人心,田思思只輕輕啜過一口,就隨手遞給了她的丫鬟田心。
田心不但是她的貼身丫鬟,也是她最好的朋友,唯一的朋友。
若沒有田心,她更不知道要多麼寂寞。
現在田心就坐在她面前一張小板凳上,低著頭在繡花,金爐中燃著的龍涎香已漸漸冷了,風吹竹葉,宛如思春的少女在低訴。
田思思忽然奪過她使女手中的繡花針,帶著三分嬌嗔道:「你別總是低著頭繡花好不好?又沒有人等著你繡花枕頭做嫁妝。」
田心笑了,用一隻白生生的小手輕搥著自己的腰,道:「不繡花幹什麼?」
田思思道:「陪我聊天。」
田心噘起嘴,道:「整天不停的聊,還有什麼好聊的?」
田思思眼波流動,道:「說個故事給我聽。」
「錦繡山莊」終年都有客人,許許多多從四面八方來的客人,田心從他們嘴裡聽到許許多多又可怕、又好聽的故事,然後再回來說給她的小姐聽。
田心道:「這幾天來的客人都是笨蛋,連故事都不會說。只曉得拚命往嘴裡灌酒,就好像生怕喝少了不夠本似的。」
田思思的眸子在發光,卻故意裝得很冷漠的樣子,淡淡地道:「那麼你就將虎丘那一戰的故事再說一遍好了。」
田心道:「那故事我已忘了。」
田思思道:「忘了?那故事你已說了七八遍,怎麼會忽然忘了?」
田心的嘴噘得更高,板著臉道:「那故事我既已說了七八遍,你也不會忘了的。既然沒有忘,為什麼還要聽?」
田思思的臉紅了起來,跳起來要用針去扎這壞丫頭的嘴。
田心嬌笑著,閃避著,喘著氣告饒,道:「好小姐,你要聽,我就說,只要小姐你高興,我再說一百遍都沒關係。」
田思思這才饒了她,瞪著眼道:「快說,不然小心我扎破你這張小噘嘴。」
田心在板凳上坐直,又故意咳嗽了幾聲,才慢吞吞的說道:「虎丘一戰就是秦歌少俠成名的一戰,七十年來,江湖中從未有任何戰役比這一戰更轟動,也從未有任何戰役比這一戰流的血更多。」
這故事她的確已說過很多次,說起來熟得就好像老學究在背三字經,就算睡著了,都能說得一字不漏。
但田思思卻像是第一次聽到這故事似的,眸子裡的光更亮。
田心道:「那天是五月初五端午節,每年這一天,江南七虎都要在虎丘山上聚會,這七條老虎都不是好老虎,不但吃人,而且不吐骨頭。」
田思思道:「這麼樣說來,別人一定全都很怕他們了?」
田心道:「當然怕,而且怕得厲害,所以大家雖然都很想做打虎的英雄,都知道這一天他們在虎丘,卻從來沒有人敢去找他們的,直到五年前的那一天……」
田思思道:「那天怎麼樣?」
這故事她當然也早就聽熟了,當然知道應該在什麼時候插嘴問一句,才好讓田心接著說下去。
田心道:「那天七隻老虎上山的時候,半路遇到個很漂亮的女孩子,這七隻老虎一看到漂亮女孩子就好像餓狗看到了肉骨頭,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把這女孩子搶上山去。」
田思思道:「他們不知道這女孩子是誰嗎?」
田心道:「那時他們當然不知道這女孩子是秦歌的心上人,就算知道,他們也不怕,他們誰都不怕,因為從來就沒有人敢去惹他們。」
田思思道:「但這次他們卻遇見了一個。」
田心道:「那時秦歌還沒有出名,誰也想不到他有那麼大的膽子。他說要上山去打老虎的時候,別人都以為他吹牛,誰知他竟真的去了。」
田思思道:「他一個人去的?」
田心道:「當然是一個人,他單槍匹馬上了虎丘,找到那七隻老虎,雖然將其中兩隻老虎刺傷,但自己也被老虎刺了一百另八刀。」
田思思道:「一百另八刀?」
田心道:「不多不少,正是一百另八刀,因為這是老虎的規矩,他們活捉了一個人後,絕不肯痛痛快快的一刀殺死,一定要刺他一百另八刀,讓他慢慢的死。」
田思思嘆了口氣,道:「世上只怕很少有人能捱得了這一百另八刀的。」
田心道:「非但很少,簡直沒有人能捱得了,但我們的秦歌卻硬是咬著牙捱了下來,因為他不想死,他還想報仇。」
田思思道:「他還敢報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