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類型:武俠小說
書系列別:諸葛青雲武俠經典復刻版
書系編號:Uh007
書籍名稱:江湖夜雨十年燈(上)【經典復刻版】
原文書名:
作 者:諸葛青雲
譯 者:
定 價:$340 元
開本尺寸:正25K-21〈長〉*15〈寬〉
裝訂頁數:平裝本-352頁
ISBN:978-626-7510-47-6
原印條碼:978-626-7510-47-6
CIP碼:863.57
出版日期:2025.04.10
購書網站:https://www.eastbooks.com.tw/
出版重點:
諸葛精品‧膾炙人口‧名家名著
武俠全盛期的輝煌‧早期最有號召力的武俠巨擘之一
與臥龍生、司馬翎並稱武俠文壇「三劍客」
後古龍聲譽鵲起,又將四人合稱為俠壇「四大天王」
創作師承還珠樓主,熔技擊俠義和才子佳人於一爐
※名家推薦:
●諸葛青雲是與臥龍生、司馬翎、司馬紫煙等並列為一線作者的重量級人物。他的吸引力與影響力均不容忽視。──著名文學評論家 秦懷玉
●諸葛青雲最鍾情於還珠樓主,嘗自謂能將《蜀山劍俠傳》回目倒背如流,故其初入武壇,即步趨還珠。台灣武俠說部,源自於舊派五大家,還珠一系,沾溉者多,然亦步亦趨,較少變化,唯諸葛青雲最為當行,本色既在,又能加以變化,可謂還珠以後的第一人。──師大國文系教授 林保淳
作者簡介:
諸葛青雲(1929年-1996年),本名張建新,1958年發表第一部作品《墨劍雙英》。筆名諸葛青雲,意在與臥龍生並駕齊驅。1959年在《自立晚報》連載《紫電青霜》名噪一時。其創作文風深受還珠樓主《蜀山劍俠傳》的影響。諸葛青雲為新派武俠小說大家,亦為早期最有號召力的武俠巨擘之一。與臥龍生、司馬翎並稱武俠文壇「三劍客」。其創作師承還珠樓主,作品熔技擊俠義和才子佳人於一爐,遣詞用句典雅。
諸葛青雲全盛時期,坊間冠以「諸葛青雲」之名出版的武俠小說多達七八十部,其中參雜不少由他人代筆或託名偽冒之作,幾乎與臥龍生的情形如出一轍。後來的古龍、倪匡、司馬紫煙都曾替他代筆,由此可見他當時的高人氣。
內文簡介:
「天龍」姬子洛自愛侶「天香仙子」去世後,痛不欲生,然而為使一身絕藝得以傳承,含悲忍淚在「幽靈谷」內偷生十載,立誓待得理想傳人授其畢生功力後,即追隨愛侶於九泉之下。
「飛環鐵劍震中州」韋丹的獨子韋明遠,受老狐狸胡子玉的指點得以進入谷內,習得絕世武功。只是,原本為報父仇才冒險入谷的韋明遠,卻被師父要求放過殺父仇人「雪海雙凶」,更出人意料的是,幫助他入谷的胡子玉,竟藏有報復當年韋丹傷他一足的狡詐禍心。
在父仇必報及師命難違的矛盾煎熬中,韋明遠該何去何從?而胡子玉又是運用什麼狡謀,在幫助仇人之子習得絕藝後,再尋機加以殺害?……
※【目錄】
【導讀推薦】台灣武俠創作史上的一部奇書:且看《江湖夜雨十年燈》
一 江湖夜雨
二 武林秘訊
三 飛鷹山莊
四 拈花玉手
五 三絕先生
六 長白宿怨
七 崆峒三劍
八 無名老人
九 五湖龍王
十 湖海爭鋒
十一 天雨上人
十二 雪海雙凶
十三 丹桂飄香
十四 天香三寶
十五 撲朔迷離
十六 故人乍現
十七 當年往事
十八 太陽神抓
十九 意外之變
二十 疑竇重重
廿一 恨海情天
廿二 七寶古寺
※【導讀推薦】
台灣武俠創作史上的一部奇書:且看《江湖夜雨十年燈》
著名文學評論家 秦懷玉
在台灣武俠小說創作史上,《江湖夜雨十年燈》是一部承載了諸多意外與因緣的奇書。首先,它是本來以文筆華麗、敘事規整為公認特色的武俠名家諸葛青雲忽而變異風格之作,儼然改以詭怪、冷血、懸疑、殘酷為訴求,書中情節每每出人意料,甚至令人有匪夷所思之感;這與他先前那些主力作品所營造的俠義事蹟與情操反差極大,一時間在武俠寫作圈引起轟動。其次,本書從起筆開始,即充斥著滄桑、無奈與悲愴的氛圍,與一般武俠小說中習見的江湖意氣、英雄情懷大異其趣,顯見它所訴求的是較為成熟、較有反思傾向的讀者,而非只以武俠為娛樂消遣的讀者;這與人們對武俠小說的刻板印象,顯亦迥然有異。
更重要的是,本書的創意設定、佈局大綱及敘事調性雖出自諸葛青雲,但後來更有古龍、倪匡、司馬紫煙加入筆陣;因此,本書實際上是四大武俠名家的集體創作,且由此而開創了一種可稱之為「接續協作」的武俠書寫模式,不失為當年在台灣武俠創作鼎盛時期的一股新風潮。其時古龍尚屬懷才待時的新秀,但其筆下靈氣已然呼之欲出;若以起、承、轉、合的視角來看,則《江湖夜雨十年燈》開篇不久,古龍即出手承接,故而此書由「起」到「承」一直顯得新意盎然,為後來倪匡的「轉」、司馬的「合」奠定了無往不利的基礎。
也正因如此,本書結合了以下的四種風格與特色:起先,是諸葛展示他所擅長的詩情畫意,卻以頗具蒼涼況味的筆調呈現,為全書設定了猶如瀟湘夜雨的淒迷底色。隨後,才華煥發的古龍以奇魅而迷人的筆觸,將相關情節推向撲朔迷離的境界。接著,其時正著迷於推理和解謎的倪匡出手,將已經埋下的伏線再作進一步的鋪陳,並在原已渲染過的諸般懸疑之外,另行設置新的疑竇,使得全書主軸出現大逆轉。最後,則由司馬紫煙以平淡中見出奇崛的筆調,在萬花撩亂中不慍不火地收束全書。「接續協作」得以煥發異彩,實因諸作者皆投注心力之故。
本書的另一特色是:一反傳統武俠小說、乃至一般通俗類型小說約定俗成的寫作套路,竟然不設定主角。表面上,矢志為父報仇雪恨、出場時尚屬青澀稚嫩的少年韋明遠勉強算得上是男主角;然而,若從全書情節的推展與矛盾張力的產生來看,老奸巨猾的「鐵扇賽諸葛」胡子玉(胡老四)才是不可或缺的主角;若再仔細思量,則始終不曾正式出場,但以其深情和怪癖隱隱籠罩全局的「幽靈」姬子洛才是真正的主角。甚至有人認為,若以引致許多衝突、貫穿許多情節的「天香三寶」作為主角,亦無不可。
至於女主角,究竟是對韋明遠一往情深的「五湖龍女」蕭湄,抑或因師門淵源而自然結合的梵淨山女傑杜素瓊,又或是著墨不多、天真無邪,卻不惜為愛而死的湘兒,亦著實難以究詰。事實上,諸位作者所要表述的,本來就是隱喻世道險惡、人心叵測的「江湖夜雨」,而不是英雄兒女成名立萬的傳奇故事。
而世道險惡、人心叵測,歸根究柢言之,則不外乎是因為世人爭權奪利、貪慾無度之故。由於爭權奪利,所以江湖上不時出現意圖壓服群雄、一統武林的野心人物,出面進行爭奪「盟主」的戰役。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即使用心純正、旨在行俠仗義的人物,一旦刀下濺血,與人結仇,亦常不免遭到對方報復。像韋明遠之父「飛環鐵劍震中州」韋丹,因鋤暴安良而為雪海雙凶等邪派高手害死,韋明遠當然要排除萬難,學藝復仇;然而,韋丹生前曾因故刺傷胡子玉,致其跛足,乃被胡銜恨終身,亟欲在韋明遠身上報復。然則韋明遠何辜,亦遭株連?
再深一層言之,胡子玉雖然心胸狹隘,狡計多端,但對自己在江湖道上的結義兄弟,卻亦頗有真情。當發現曾有結義之誼的「飛鷹」裘逸遭到慘殺,他不顧對手的功力顯然遠非自己所能企及,矢誓要追查兇手,與其一拚。及至發現行兇者應是與裘逸齊名的「白鷹」白沖天,而白沖天竟已攫取了「幽靈」姬子洛的奇功絕技「太陽神抓」,進而奪得「天香三寶」中極具殺傷力的「拈花玉手」,已足以橫行天下,殊非自己與義弟「鐵掌金鉤」許狂夫二人所能對抗;於是,胡老四竟下定決心爭奪「天香三寶」,不惜身冒鋒鏑,親歷險厄,甚至一再參與主導武林盟主的奪位之役。則其人雖落旁門左道,亢盛的權力意志卻不可輕估。
韋明遠要報仇,胡子玉要報仇,白沖天要報仇,而在情節的推進中,一個又一個被捲入尋仇或奪寶漩渦的江湖人物慘遭殺戮,他們的至親好友或門人弟子又何嘗不要報仇?「天香三寶」作為殺敵致勝、威懾天下的利器,是所有暗懷野心的武林中人不擇手段也要奪取之物,但三寶暗藏玄機,迴環互剋,其本身何嘗不是引來不測之禍的淵藪?在本書中,循環報復的情節與迴環互剋的利器,儼然形成了一個生生不息、無休無止的「貪慾輪迴」……而傳統武俠小說中著意描繪的那些名門正派中人,在這個「貪慾輪迴」中都只淪為可有可無的邊緣性角色。這是本書刻意凸顯的情節,其隱含的寓意似乎頗有顛覆正統武俠書寫之企圖。
於是,隨著整個「貪慾輪迴」的呈現,開篇所設計的那個看似恐怖詭異、不近人情的「幽靈」,反而成為最耐人尋味的、自我救贖的典型。原來「天龍」姬子洛之所以裂變為乖戾可怖的「幽靈」,乃是因為愛侶「天香娘子」不幸喪生,姬子洛的種種反常行為,皆是由於不堪愉殤之毒煎熬,傷心人別有懷抱之故。相形之下,一代又一代爭權奪利的江湖人物,從雪海雙凶、白沖天、胡子玉,直到新冒起的野心家如任共棄、文抄侯…,無非都是身不由己被捲入「貪慾輪迴」的可憐人而已。
至於飽經憂患的韋明遠,將來是效法師父「天龍」姬子洛,完全不理世間名利誘惑,終身守護心中的摯愛;抑或超脫不了紅塵孽海的恩怨糾纏,終究還要在「貪慾輪迴」中再翻騰起伏?這是一個有待未來分解的懸念,但已超出本書的範圍。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春風拂面,快意恩仇,是武俠人物奮揚、歡悅的一面;然而,浩浩江湖,森森劍氣,這人世間的詭譎與險惡,蒼涼與悲情,又豈是夜雨秋燈下的三卷書冊所能涵蓋?
※【內文試閱】
燈的境界很多,也很美,尤其是在詞客詩人的筆下!
「錦帳燃花好,羅幃照夢醒」,是旖旎之燈;「活火明千樹,香鹿動六街」,是富貴之燈;「灘頭誰籪蟹,萍面認飛螢」,是打魚燈;「紅裳經幔詠,青焰梵宮寒」,是佛前燈;「十年窗下影,一點案頭心」呢?應該是讀書燈了。
「落月澹孤燈」,清能有味;「花落佛龕燈」,淡欲無言;「茶鐺影裏煮孤燈」,是風雅逸士;「靜參禪語看傳燈」,是方外高人。
至於英雄老去,白髮催人,壯士窮途,天涯潦倒,尤其是在淒淒夜雨,黯黯昏燈,獨倚客窗之下,定然會把如夢如煙的往事,一樁樁幻起心頭,強者撫髀興感,拔劍高歌;弱者舉酒澆愁,低徊太息。這種情況,用簡短的詞藻,極難描述得深刻動人,但宋代的大詩人黃山谷卻做到了,他有七字好詩,「江湖夜雨十年燈」,傳誦千古!
大別山,在皖、豫、鄂三省邊境,已經是很有名的大山,但山中還有一條形勢奇險、名稱更淒厲懾人的峽谷,叫做「幽靈谷」!
「幽靈谷」名稱的由來,是因為每逢淒風苦雨之夜,這條險山難行的峽谷以內,便有一盞綠熒熒、鬼火似的孤燈,在風雨中飛來飛去,所以一般山民,都認為谷中住著一位「幽靈」!何況谷口又時常發現一具具的死人白骨?久而久之,「幽靈谷」的名氣,幾乎比大別山還大,但獵戶山民,卻對這條奇異的峽谷,望而生畏,不敢妄入谷內半步!
遙對幽靈谷口的山路右側,倚著峰壁,建有一座兩層竹樓。竹樓的主人,是個七、八十歲、瞎了一隻左眼的跛足老頭,他就靠這座竹樓,賣些淡酒粗餚度日,偶爾也留住一、兩位錯過大站食宿的旅人遊客。
但一連兩夜以來,「幽靈谷」中,突然發生極為怪異的、令人驚詫之事!
每一夜的三更至五鼓之間,總有人提著一盞盞奇形怪狀的各色花燈,走進「幽靈谷」,但進去的卻未再見出來!
瞎眼跛足老頭,手裏拿著他那根旱菸袋,倚著竹樓數道:「一個,兩個,三個,……七個!」
跟著第二日由樵夫獵戶口中,傳告左近山民的驚人訊息,那便是「幽靈谷」外,發現了頭顱不知被何物抓得稀爛的七具屍體!
第一夜七個,第二夜四個,如今是第三夜了,瞎眼跛足的胡老頭,在三更剛打之際,又見從東南方馳來一條黑影,黑影手中,彷彿是提著一盞八角形的綠紗宮燈,進入「幽靈谷」內!
他不由輕喟一聲,回頭向在自己竹樓上,業已住了一夜,如今還帶著滿面愁容、獨飲悶酒的年輕英俊客人,說道:「我胡老四在此設這間小小酒樓,已有足足五年,這五年以內,每年的七月初十到七月十五之間,『幽靈谷』總要發現一些遠近來此的江湖朋友所遺屍骨!今年彷彿更怪,今天才七月十二,連方才手提八角紗燈進谷的,已有十二人之多!邢客人,我看你這一日一夜以來,糊了又拆、拆了又糊地費盡苦心,不知想做什麼奇形花燈?難道也是想要冒險進那『幽靈谷』內一遊麼?」
那姓邢的青年客人,約莫只十八、九歲,星目劍眉,極為英俊!但自入店以來,臉上始終罩著一層愁雲,此時拈杯眼望幽靈谷口,但見又自東方投入一條手提紅燈的人影,不由眉頭越發蹙皺,向店家胡老四說道:「胡老人家,這些事不要提它,來來來,你把醬牛肉再替我切上半斤,酒也加上一小罈,我請你喝酒!」
胡老四眼望東面山口,又現出兩點流動的燈光,嘴中不覺喃喃自語說道:「連這兩個,是十五個了。對,還是喝酒最妙!萬事不如杯在手,一生幾見月當頭!又道是: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像這幾條提燈的人影,此時不來我竹樓之內,喝上兩杯,等明天躺在幽靈谷口,便想喝也喝不成了!」
一面嘟囔,一面切來半斤牛肉,捧出一小罈自釀白酒。向那邢姓青年說道:「邢客人,你這一日一夜,在我店內花費已多,胡老四你看人窮,卻好交朋友,這半斤牛肉和五斤白酒,算我作東請你!」
邢姓青年慘然一笑,回手自懷中摸出十兩黃金,目注這位風塵滿面、瞎眼跛足的店主人胡老四說道:「胡老人家,你猜得不錯,我至遲在七月十五的三更至五鼓之間,要進『幽靈谷』內一行,但此去生死不知,禍福難卜,也許能遂我的苦心孤詣?也許便與其他江湖人物一般,埋骨大別山中!這錠黃金,送與老人家,去向城鎮以內,設肆謀生,不必再在這等深山古道之中,與幽靈蛇獸為伍!」
胡老四目光並未注視邢姓青年送給他的那錠黃金,卻在他右手中指所戴的一枚黑鐵指環之上,停留了片刻,然後毫不客氣地接過黃金笑道:「邢客人如此好心,那住在『幽靈谷』內的『幽靈』,或許不會難為你,也說不定?但邢客人有何要事,非進那鬼氣森森的『幽靈谷』不可呢?」
邢姓青年苦笑搖頭,胡老四也不再問,提壺替他斟了一杯酒道:「邢客人,你手上這枚黑鐵指環,式樣很好,是哪裏買的?」
邢姓青年眼望幽靈谷口,彷彿又投入一點紫色燈光,他眉頭緊蹙,漫不經意地答道:「這枚鐵指環,是我家傳之物!」
胡老四仰頭喝乾一杯白酒,忽然狂笑說道:「邢客人,你雖然年紀輕輕,倒是久走江湖,懂得『逢人只說三分話』!我看你大概不姓邢吧?」
邢姓少年聞言一驚,雙手按桌,霍然站起,但見這位年老殘疾的店家,神色安詳,毫無敵意,遂又緩緩坐下,詫聲問道:「胡老人家,你……你此話何意?」
胡老四哈哈笑道:「我胡老四壯年之時,也在武林中舔過刀頭鮮血!直到被人弄瞎一隻左眼,打跛一條右腿,才退出那步步荊棘的險峻江湖!所以武功雖然不高,見識卻是不淺,你手上所戴的這種指環,是當年『飛環鐵劍震中州』韋丹大俠的成名暗器,既稱家傳,當然不應該姓邢了!」
少年被胡老四一言揭開真實面目,竟然眼內淚光亂轉,長歎一聲說道:「老人家既是武林同源,晚輩韋明遠不敢再復相瞞,先父臨終之際,命晚輩持他老人家這枚『二相鋼環』……」
韋明遠話猶未畢,胡老四猛然瞠目問道:「『飛環鐵劍震中州』韋大俠何時棄世?」
韋明遠淒然垂淚答道:「三月以前!」
胡老四眉頭一皺,又復問道:「聽韋老弟言中之意,令尊竟似不是善終?」
韋明遠方一點頭,胡老四獨眼之中,精光微閃,跟著問道:「仇家是誰?『飛環鐵劍震中州』韋大俠一身內家絕藝,普通人……」
韋明遠切齒恨聲答道:「當然不是普通人物,西崑崙『歐陽老怪』師徒,與北天山『雪海雙凶』,聯合攻擊先父一人,先父在掌震歐陽老怪的弟子遊仙羽士以後,終於中了雪海雙凶大凶玄冰怪叟司徒永樂的『玄冰神芒』,雖仗那柄無堅不摧的古鐵劍,施展兩儀八卦劍術,突出重圍,但仍告毒發不治!」
胡老四獨眼凝光,眉道深蹙說道:「西崑崙歐陽老怪,北天山雪海雙凶,果然是當世邪道之中的頂尖人物,稍差一點的武學,根本不足以向他們尋仇,難怪老弟想起了大別山『幽靈谷』內,所住的這位幽靈!」
韋明遠聞言忙向胡老四問道:「胡老前輩知不知道『幽靈谷』中的那位奇人底細?」
胡老四乾了兩杯白酒說道:「老弟既然對我說了實話,胡老四也未便相瞞,我與谷中那位幽靈,做了五六年的鄰居,難道還摸不清他一些脾氣?」
話音到此略頓,又啜了一口白酒說道:「老弟手上帶著這枚『二相鋼環』,雖與谷中所住那位幽靈,淵源甚深,但他近十年來,因為被一件意外傷心之事,刺激得理智半昏,狂性大發,不等你現出這枚『二相鋼環』,說明來歷,便會中了他『太陽神抓』,屍橫谷外!」
韋明遠聽得愁聚眉稍,苦笑說道:「照老前輩如此說法,只有甘冒奇險,在每年七月初十到十五之間,提燈進谷,一試命運!」
胡老四點頭答道:「對了,非燈不可,又非在七月初十至十五的每夜三更到五更之間,提燈進谷不可!但這多年橫屍『幽靈谷』外的屈死冤魂,他們只知幽靈性情的一點皮毛,所作的燈,完全叫『送死燈』,頂多能使他們上鬼門關的一段路途之中,不太黑暗,並為獵戶山民,留傳一點神話而已!」
韋明遠自胡老四語氣之中,聽出幾分微妙,慌忙問道:「胡老前輩隱居『幽靈谷』接近多年,總該知道谷中那位奇人,所喜愛的是何種式樣,及甚麼顏色的燈了?」
胡老四獨眼一瞇,向韋明遠點頭笑道:「我不但知道幽靈所喜歡的是甚麼顏色?何種式樣的燈,並且會做!你要不要我替你做上一盞?」
韋明遠立時站起身形,長揖稱謝!
胡老四搖手笑道:「我胡老四如今是生意人,生意人講究報酬,我……」
韋明遠神色昂然地接口答道:「只要老前輩能令我習成絕藝,報卻殺父深仇,任何赴湯蹈火之事,無不應命!」
胡老四臉上現出一種奇異的神色笑道:「我所要的報酬,只是交給你三封密柬,你在藝成出谷,每殺卻西崑崙『歐陽老怪』、北天山『雪海雙凶』以內一人之時,便拆開一封密柬,照我密柬上所說的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