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類型:歷史文學小說
書系列別:套書專賣店系列
書系編號:Ba073
書籍名稱:宮闈權鬥秘史系列(全套共23本)
作 者:許嘯天、許慕羲、徐哲身…等
定 價:$8,740元
開本尺寸:正25K-21〈長〉*15〈寬〉
裝訂頁數:平裝本(*裝箱)
ISBN:978-626-7510-21-6
原印條碼:978-626-7510-21-6
CIP碼:857.457
出版日期:2024.11.07
【*組套尺寸: 長×寬×高(公分)】35.1*24.8*23.7cm(5號箱)
【*組套頁數】:8,304頁
【*組套重量(公克)】:12,000公克
購書網站:https://www.eastbooks.com.tw/
出版重點:
※「宮闈權鬥秘史」主要是以各朝代之帝后間的宮闈軼事為主,不但重現封建宮廷的荒唐軼事,更揭露了專制統治下的腐朽黑暗。本系列包含了漢、唐、宋、元、明、清朝,從開國明主逐鹿天下建立帝業起,至亡國之君改朝換代止,作者以明快鮮活的筆調將各朝代不為人知的宮廷秘辛一一揭露在世人面前,讀者讀之彷彿接受歷史洪流的洗禮,並重溫當時的輝煌與衰落。愛好史實的讀者不可錯過!
作者簡介:
◎許嘯天──(1886-1946),名家恩,字澤齋,號嘯天,十七歲時追隨徐錫麟、秋瑾投身民族革命,並著《越恨》一書記其始末。1907年許嘯天至上海創建「新劇俱進會」,成立新劇公會,編印《新劇雜誌》,並創作《拿破崙》《明末遺恨》《黑籍冤奴》等多本新劇劇本,對推動新劇的功績不可抹煞。後許嘯天轉為以宮闈、武俠類小說創作為主,1926年完成《清宮十三朝演義》,1928年寫就《唐宮二十朝演義》和《明宮十六朝演義》,鴛鴦蝴蝶派代表作家周瘦鵑曾讚譽許有大仲馬氏之志,其作品不亞於《水滸》、《三國》。
◎許慕羲──著名小說家,也是名傳遐邇的寫史高手。他擅寫宮廷演義小說,著有《新大宋十八皇朝》、《宋宮十八朝演義》、《宋朝宮廷秘史》、《話說宋朝三百年》、《新蒙元十四皇朝》、《元宮十四朝演義》、《崇禎慘史1-4卷》、《宋史演義》、《唐宮歷史演義》、《袁世凱演義》、《清宮歷史演義》、《中山演義》、《元史演義》等多本宮廷演義小說,及《尺牘大全》、《俠女奇男》、《中國偵探奇案》、《古今奇案彙編》、《新兒女英雄傳》、《太湖女俠》、《古今騙術大觀》等著作,與許嘯天同為宮廷演義小說的知名大家。
◎徐哲身──晚清小說家,他與張恨水屬同一流派,係鴛鴦蝴蝶派文學早期代表人物之一。徐哲身自小天資聰慧,家中並聘名師教讀。經過幾年的磨礪,他憑著過硬的文學功底以及對文字良好的駕馭能力赴日留學。回國後,擔任過督練公所書記官,又以候補官的身分在蘇州兼任《花報》主筆。徐哲身一直堅持文學創作,一生中寫下了大量的小說,有武俠、偵探,也有宮闈、歷史,代表作有《漢宮二十八朝演義》、《曾左彭》、《春江新潮》、《巾幗英雄》、《溥儀春夢記》、《峨嵋劍俠》、《啼笑風月》、《大清三傑》、《大清風雲人物》等。
內文簡介:
宮廷演義小說是以真實史事為依據,將帝王后妃之間的愛恨情仇、朝臣閹豎之間的糾葛爭鬥用生動的筆法描繪出來,使讀者更可身歷其境,仿如置身當代,較傳統正史更具趣味性和可看性!
◎套書明細:
1.新大漢二十八皇朝(共四冊)
2.新大唐二十皇朝(共四冊)
3.新大宋十八皇朝(共四冊)
4.新蒙元十四皇朝(共三冊)
5.新大明十六皇朝(共四冊)
6.滿清十三皇朝(共四冊)
※1.《新大漢二十八皇朝(共四冊)》──徐哲身 著
中國發展史上第一個黃金時期 中國歷史上最強盛的朝代之一
漢朝是中國歷史上繼秦朝之後的第二個大一統王朝。從西元前202年劉邦登基,到西元220年獻帝被廢,中間經歷王莽竊國,整個大漢王朝長達四百多年,是中國歷史上年代最長久的一個封建王朝。其中更出現了多位雄才大略的帝王,通西域、伐匈奴、平西羌、征朝鮮、服南夷,令大漢因而聲威遠播,至今華夏民族皆以「漢人」自居,即為明證。而精彩絕倫的後宮韻事,更是各大戲劇愛用的題材,且看在徐哲身筆下的大漢王朝會是什麼風貌!
(一)楚漢風雲:
秦皇暴虐無道,天下有志之士紛紛揭竿而起,看似不學無術的劉邦竟打敗群雄,趕在項羽之前占領關中,也打開了大漢一朝的序幕,從此百姓進入養生休息的階段,之後的文景之治,亦使大漢維持承平之世。後宮的后妃恩怨則以呂后的人彘酷刑,最為殘忍,堪稱最毒婦人心的代表。
(二)大漢雄威:
自劉邦創漢,至漢武帝即位,大漢的聲威也達到最高峰,史上更以「秦皇漢武」稱之,他在經濟上鑄五銖錢,文化方面則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對外採擴張政策,與匈奴長年交戰,並大開絲綢之路,使大漢威名遠至西域各方。後宮韻事則以他和李夫人的恩愛傳為佳話。而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更是古今流傳的名篇。元帝時的昭君出塞,則是大漢和親政策的最佳代表。
(三)宮闈恩仇:
大漢經過一段長治久安的承平時代之後,亦不免也露出衰敗之象,尤以外戚專權為甚,王莽更是直接篡漢,另立新朝為帝。大漢也因而被分為「西漢」「東漢」,直至另一位中興之主漢光武帝劉秀出現,他以「復漢室之業,定萬世之秋」為己任,開創了大漢朝的又一個一統江山的格局,而他「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的感慨,亦成千古名言。
(四)換日偷天:
自東漢中期開始,中央政府政治腐敗,皇權不振,朝政幾乎是由外戚和宦官把持,士大夫由於不滿宦官跋扈坐大,與外戚聯合對抗宦官,卻導致兩次黨錮之禍,正直之士皆被排出朝堂,東漢王朝自此江河日下。黃巾起義無異使政局更為惡化,地方州郡長官擁兵自重。董卓之亂後,朝廷大權旁落,終於使漢朝終於走上群雄割據、軍閥混戰的局面。至曹丕代漢,定都洛陽,改國號為魏,史稱曹魏,東漢滅亡,中國歷史從此進入三國時期。
※ 2.《新大唐二十皇朝(共四冊)》──許嘯天 著
中國歷史上最強盛的朝代之一 中國朝代中最輝煌燦爛的時期
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國歷史上繼隋朝之後的大一統中原王朝,共歷二十一帝,享國二百八十九年。《新大唐二十皇朝》即是以大唐為背景,描述自隋末,天下群雄並起,唐國公李淵趁勢在晉陽起兵,而後稱帝建立唐朝起,而自唐太宗繼位後開創貞觀之治,則為盛唐奠下基礎。繼之武則天改國號為周,女帝稱霸天下,至705年恢復唐國號。?唐玄宗的開元盛世,使唐朝達到全盛時期。然而安史之亂後接連出現藩鎮割據、宦官專權等現象,使國力漸衰,大唐也寫下終曲。
(一)英雄歲月:
大唐可說是中國歷史上,數一數二的盛世之朝,然而從隋至唐,乃至後來的建國、興盛,又是如何一步步發展成的呢?尤其是有名的「玄武門之變」、到後來的武則天以女帝稱王,其中的過程與演變,又是如何發生的?
(二)娥眉天下:
武則天以女帝自稱,將大唐王朝帶至另一種氣象,最後終因武氏的亂政,政權仍然回歸唐室;但也立下許多不良示範及後來的韋后干政等亂象。及至後來唐明皇與楊貴妃的一段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則為本冊之主要內容。
(三)唐宮秘辛:
從唐朝中期之後,唐朝卻開始一步步走入衰亡。其關鍵自是與唐明皇寵愛楊貴妃,又聽信其兄楊國忠,以及縱容安祿山之故。然而,明皇與貴妃間的愛情故事,卻又是後人所一直念念不忘的,更留下了「長恨歌」這樣淒美的詩句。
(四)旋乾轉坤:
唐代後期因安史之亂開始,接二連三的禍事不斷,終於使盛唐的風光不再,再加上藩鎮崛起,更使國運一蹶不振。最後黃巢入宮,朱全忠等取而代唐,終至五代十國的出現,到最後,天下歸於大宋,而一統天下,大唐正式宣告結束。
※3.《新大宋十八皇朝(共四冊)》──許慕羲 著
中國建立皇帝制度後國祚最長的一個朝代 中國歷史上經濟與文化藝術最巔峰的時代
宋朝是中國建立皇帝制度後國祚最長的一個朝代,亦是中國歷史上經濟與文化藝術最巔峰的時代!想了解大宋朝如何由盛而衰?宮闈小說大家許慕羲代表作!盡述大宋十八皇朝盛衰興亡史,帶你進入清明上河圖的真實國度!本書真實地再現了大宋帝王的宮廷生活、感情世界,以及皇城內爭權內鬥的精彩過程,尤其是皇室追求享受,極盡奢靡的荒淫生活令人咋舌,而一旦皇權衰落,外族入侵時的悲歡離合和寵辱浮沉,更是令人不勝唏噓!
(一)躍馬天下:
時勢造英雄,英雄造時勢,宋太祖趙匡胤於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後,創立大宋,勵精圖治,之後更著手掃除五代殘餘勢力,一統天下,使大宋國勢達於頂點,且看他如何施展手段,收服異己。
(二)燭影斧聲:
宋太祖趙匡胤建立大宋後,文學藝術造詣達於頂峰,不只宋詞與唐詩並列,中國歷史上的重要發明,一半以上都出現在宋朝,且看大宋的繁華風貌!宋太祖正值壯年卻突然崩逝,果然是如外面傳言禍出宮闈,竟是皇弟趙光義所為?燭影斧聲之下,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三)大顯神通:
大宋一朝可謂人才濟濟,名將大臣備出,如王安石、司馬光、歐陽修、蘇東坡、包拯、曹彬等,皆是大眾耳熟能詳的聞人,神宗時的王安石變法,更是力圖整頓吏治,然而卻也埋下日後黨爭的隱患,靖康之禍又是如何造成的,致使金軍侵宋,王室南渡,成為南宋政權的開始?
(四)千秋遺恨:
南宋繼承了北宋「強幹弱枝」政策,加強中央集權,然而帝王多耽於逸樂,使權臣專權,導致奸臣誤國,加上外有金、遼、大理、西夏的環伺,更有初興起的蒙古帝國虎視眈眈,雖有岳飛等名將抗敵,國勢終不可為,亡於蒙元之手。且看南宋帝王有多頹廢!
※4.《新蒙元十四皇朝(共三冊)》──許慕羲 著
第一個外族建立的統一王朝 中國歷史上版圖最大的朝代
蒙古族一向被稱為「馬背上的民族」,相較於宋朝的重文輕武,蒙古鐵騎靠著勇猛的兵力及靈活的戰術,將所到之處都囊括旗下,在幾位雄主的帶領下,蒙元勢力更是如虎添翼,世界歷史亦為之改寫。然而,這樣一支令人生畏的旋風部隊,是因為什麼而風光不再?在元朝統治下的社會及文化風俗又有什麼不同?《新蒙元十四皇朝》從成吉思汗的崛起、蒙古聯兵席捲歐亞大陸的史蹟,直到元順帝遠遁漠北,失去傳國玉璽為止,大起大落,是可讀性極高的通俗歷史文本。
(一)大漠雄鷹:
元朝是第一個由外族建立的統一王朝,也是中國歷史上版圖最大的朝代!「潛龍出水風雲會,猛虎下山神鬼驚。」蒙古人以其精銳不可當的鐵騎之姿橫掃各地之後,終於入主中原,建立大元王朝,本書即是描述蒙古人從白山黑水逐漸發跡,再至元太祖開國,由黃金家族打下基礎,看蒙古鐵騎如何橫掃歐亞大陸?大元帝國隕落崩解的真正原因!
(二)金帳帝國:
1235年成吉思汗逝世後,窩闊台決定進行第二次西征,開始了對歐洲長達五年的征戰,征服了俄羅斯、波蘭、匈牙利、奧地利等地,至1242年,因窩闊台逝世,蒙古大軍返回亞洲。然而,蒙古人只知征戰卻不擅治國的種種亂象,及帝王一味沉溺於溫柔鄉中不思振作的醜態,書中亦有詳細揭露。
(三)黃沙殘夢:
蒙元入主中原之後,採取高壓統治及種族分級政策激起民怨,而後期帝王奢靡荒淫的離譜行徑更使情勢雪上加霜,永不停歇的戰爭機器終於耗盡了帝國的元氣,逐漸走上了衰亡之路,只能黯然將帝國拱手讓給朱元璋,稱霸歐亞的黃金帝國不再輝煌。
※5.《新大明十六皇朝(共四冊)》──許嘯天 著
中國歷史上繼元之後的一統王朝 最後一個由漢族統治的古代王朝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繼元之後的大一統王朝,也是最後一個由漢族統治的王朝,從明太祖朱元璋於1368年稱帝起,至明思宗,共歷經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國祚二百七十七年。大明十六皇朝中有多少宮闈秘辛?十六位皇帝又有多少綺麗的韻事?宮闈小說第一人許嘯天必看之作!從明太祖到明思宗,大明十六皇朝盡在其中!讓你從橫斷面瞭解明朝史,帝王后妃愛恨情仇全演義!
(一)蓋世群雄:
大明開國者朱元璋是如何白手起家,從群雄之中脫穎而出,由乞丐變身皇帝的?大明初期興修水利,嚴懲腐敗,堪稱太平盛世;中後期卻宮鬥不斷,文字獄及東西廠大殺忠良,亂象層出,轉變如此之大的原因為何?清兵是如何突破大明邊關的?李自成、吳三桂、洪承疇與大明的衰亡又有何重要關係?
(二)風月無邊:
《大明十六皇朝》即是總結明代的歷史,從太祖開國到崇禎自縊,再到清兵入關,南明覆滅,一一舖敘。書中對於朱元璋的殘忍,明成祖的狠戾,錦衣衛的橫暴,魏忠賢的囂張,均有深刻的描述。明代的閹臣坐大、忠臣皆遭罷黜,皇帝本身更少有極思振作者,愈使明朝每況愈下。由明朝著名的頑童皇帝──正德,即可窺豹一斑。
(三)金陵風暴:
明朝中期,宦官的坐大,使明王朝的氣數更呈詭譎多變之態;此時明朝也開始了對海上領域的拓展,由鄭和所帶領,航行距離之長,在當時的世界無人能出其右。此時還在關外的女真人正蓄勢待發,慢慢崛起,誰也沒有想到,大明王朝有一天竟會被這群化外之民取而代之,看似強盛的王國實已隱隱透出垂敗之象!
(四)曉風殘月:
明末宦官專政,明政府為填補應付對付女真族後金的外侵和鎮壓闖王李自成的流寇,不斷加稅,加上政治的腐朽,貪官污吏成風,終使明朝在內憂外患之下走向滅亡。在不斷的宮廷內鬥和君臣猜忌之下,面對來勢洶洶的大清,崇禎也只能黯然將帝國拱手讓人。許嘯天以妙筆深入大明宮闈,將王朝中的波詭雲譎透過生動的文字完整道來。
※ 6.《新滿清十三皇朝(共四冊)》──許嘯天 著
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皇朝 第三個把「大」字加入國號中的大一統皇朝
宮闈小說第一人許嘯天驚世代表作!從清太祖努爾哈赤一直到宣統末代皇帝滿清共十三朝始末的全演義!不同於一般的歷史小說,許嘯天的宮闈小說更帶有濃濃的戲劇感,從他的筆下,讀者可以立時進入歷史的時空中,感受大清帝國從立國之初到登上鼎峰,再衰敗無力的過程,彷彿看了一齣滿清十三皇朝的大戲!聲色並俱的描寫手法令人一讀便停不下來,為之廢寢忘食。
(一)問鼎天下:
大清的奠基者努爾哈赤是如何從白水黑水中起家,披荊斬棘征服各部,將女真族帶入中原的?在與大明的爭戰中,大清早欲入關卻不得其門而入,最後果真是靠大玉兒色誘大明總督洪承疇突破心防,才得願如償的嗎?大玉兒與多爾袞、皇太極之間的愛恨情仇又要如何解開?
(二)王者盛世:
秦淮八豔之一的董小宛與順治皇帝的愛情故事是真的嗎?一代名妓竟飛上枝頭成為董鄂妃?「內有隆科多,外有年羹堯」,大將軍年羹堯究竟有多跋扈,讓雍正都為之心懼?權臣和珅又有多受寵,乾隆皇竟對其百依百順?在先帝的勵精圖治下,滿清也開始進入國勢的全盛時代,然而帝位的爭奪及權臣的亂政之事也浮上檯面,為大清的國運埋下了隱憂!
(三)危城風雲:
好大喜功的乾隆皇一心沉浸在自己過往的豐功偉業之中,放縱身邊權臣奸佞,使各處出現白蓮教等民亂,對外更有英法聯軍的外患,大清自此疲態百出,繼任的清帝是否能力挽狂瀾?影響晚清極大的慈禧從少女時期就露出其不同常人的手段,她是如何引起皇帝注意,又是怎樣逐漸掌握權力寶座的?
(四)清宮遺恨:
昔日不可一世的大清帝國在內憂外患的交相催逼下,歐風東漸,泱泱大國在風雨中搖搖欲墜,即使咸豐、光緒兩帝有心振作,無奈守舊派觀念保守,使大清最後一位皇帝只能黯然退位。末代帝后將面臨什麼樣的命運?慈禧太后凡事一手遮天,甚至操控光緒與珍妃的相處,強勢作風令光緒痛不欲生,珍妃難道真的是被慈禧推入井中而死?
※【目錄】
第一回 天授龍種
第二回 秦帝第二
第三回 天意興劉
第四回 勢如破竹
第五回 才女獻媚
第六回 約法三章
第七回 鴻門宴
第八回 暗渡陳倉
第九回 陳平盜嫂
第十回 楚漢風雲
第十一回 分一杯羹
第十二回 四面楚歌
第十三回 兔死狗烹
第十四回 隔牆有耳
第十五回 一勞永逸
第十六回 以假作真
第十七回 驚人之舉
第十八回 衣錦還鄉
第十九回 商山四皓
第二十回 醉櫻桃
第二十一回 罄竹難書
第二十二回 人彘酷刑
第二十三回 蕭規曹隨
第二十四回 甥舅聯婚
第二十五回 秘洞尋狐
第二十六回 太后稱制
第二十七回 諸呂罪狀
第二十八回 斬草除根
第二十九回 骨肉相逢
第 三十 回 引鬼入門
※【前言】
前言
《新大漢二十八皇朝》以大開大闔的筆調,抒寫從劉邦開國到獻帝遜位,涵蓋整個前、後漢的歷史,並深入刻畫了歷代皇帝與後宮名媛的悲歡愛欲,全書情節如天風海雨,迫人而來,允為通俗講史演義之傑構。
一
從漢高祖削平群雄、統一天下,繼而即位稱尊、制訂朝儀之後,中國歷代王朝的興盛與危機,便開始有了相當固定的模式可循。史學家關心的是這個典型王朝的政治制度、法律形態、社會結構、經濟基礎,乃至學術思想,然而,文學家卻往往對這個盛極一時的王朝之中,許多精英人物的行為趨向與心理特徵,感到更大的興趣。
至少,在民俗文學的質樸天地裏,像「鳥盡弓藏,兔死狗烹」之類的涼薄心態,總是人文情操所難以坦率承受的事理,所以,漢高祖殘殺功臣所表現的雄猜心理,便常成為諷刺的對象。而遭到不公平的悲慘命運,如淮陰侯韓信這樣的人物,便成為民俗文學中普遍同情與揄揚的偶像。或許,這也反映了在專制高壓之下,命運悲苦的平民大眾,在「潛意識」中對當權人物的反感,以及對與自己一樣遭際坎坷的受難人物的認同。在現實上,這種微弱的反感與認同,發生不了任何作用,可是在文學上,卻形成了中國處理歷史題材的作品傳統裏,一股強韌有力的主流。
漢初三傑之中,韓信功高受戮,張良潔身遠逸,蕭何謹慎全身,大致可以代表知識分子在中國專制王朝時代,三種典型的遭際或出路。但三傑的貢獻,卻為大漢帝國奠下了深固的基礎,所以高祖逝世後,雖有諸呂之禍,凶悍的呂后甚至將高祖的愛妾戚夫人斬手剜目,成為「人彘」,其狠戾殘酷的毒行,可謂曠古所無,但也只是帝王宮室中的慘劇,無礙於專制王朝的壯大。經過善用黃老權術的文景之治,進入漢武帝時代,大漢帝國的聲威,達到了空前的高峰。
「輕騎今朝絕大漢,樓船明日下牂牁」,武帝北擊匈奴、南征百越的開彊拓土之功,固然震爍古今;更重要的是,漢武帝時代,中國在政治、軍事、外交、財經、文學等各方面的人才之盛,也屬冠絕一時。然而,也正是在漢朝聲威趨於鼎盛的年代裏,卻因小人弄權,而致「飛將軍」李廣自剄於絕域,其子李陵陷身於漠北,父子英雄,或死或叛,連帶使大史學家司馬遷慘遭腐刑的悲劇。後代詩人與文學家對李氏父子的同情,對史遷噩運的悲慨,其實,也可視為對武帝「盛德」或帝國「聲威」的一種間接批判。
武帝晚年濫誅大臣,迷信巫蠱,已預示了漢朝盛極而衰的前兆。若不是霍光、金日禪等卓特之士臨危受命,匡扶幼主,漢室江山幾乎傾覆。而自漢宣帝以降,雖然憑恃王室既有的基礎,猶能一再紓解內外的危機,然而,大漢帝國畢竟逐漸走向沒落。漢元帝在強敵入寇的壓力下,被迫將王昭君遣嫁於匈奴單于呼韓邪,「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塚向黃昏」,詩聖杜甫的名句,其實正是一種敏銳的文學洞察,反照了漢室與匈奴今昔異勢的局面。等到王莽篡位、太后投璽的權力轉移場面出現時,中國第一個巍然聳峙的統一帝國,也就走完了它命定的歷史途程。這種興亡過程,軌跡瞭然,或許,正如《詩品》的句子所言:「水理漩伏,鵬鳥翱翔,道不自器,與之圓方。」
二
王莽潛移漢鼎,劉秀規復祖業,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出現王朝已告滅亡後,卻又能迅速重建的事例,所以特別受到後代史學家的重視。
光武中興,所憑恃的主要是知識分子與貴族豪俊的結合力量。由於劉秀本人豁達磊落,崇尚氣節。不但能與部下諸將共甘苦,甚且也與有功諸臣共富貴,著名的「雲臺二十八將」,「凌煙閣三十二功臣」,幾乎個個能得善終。於是,自古以來,知識分子對光武帝一生事蹟的評價極高,連通常鄙視帝王權力的民俗文學家們,也都對他深具好感。事實上,他是古時帝王之中,極少數受到後代文人普遍肯定的一位。
光武出身於國子監太學生,尚未登龍之前,畢生最大的志願不過是:「做官當做執金吾,娶妻當娶陰麗華」,而執金吾其實只是戍衛京都的中級將領。陰麗華也只是一位明朗活潑的鄰家少女而已,可見他不但頗具浪漫情懷,連政治野心也不強烈。正因為光武這種平易近人的性格,所以當王莽亂政,天下沸騰,各地反莽勢力蜂擁而起之時,他原來雖只是綠林軍中的一支偏師,卻能夠吸引真正的豪傑之士,望風來歸。
反莽勢力中的綠林、赤眉、銅馬三個集團,均有逐鹿中原的資格與實力,但劉秀指揮的昆陽之戰,竟以不足一萬的雜湊人馬,擊敗王莽主力四十餘萬正規部隊,徹底瓦解了新莽王朝的軍事部署,卻是古今戰史上的一大奇蹟。而這個奇蹟,主要是由劉秀的摯友,罕見的智者嚴光所策畫和締造的,可見嚴光對劉秀一生事業的幫助之大。
然而,當光武逐漸於群雄並峙中脫穎而出,創立帝業已是指顧問事的時候,嚴光卻飄然而去,不受封賞,終光武之世,垂釣於富春江上,以平民身分與皇帝朋友相友,而光武也一直以畏友視之。縱看中國的歷史,智者與權者的結合,以這兩人的事蹟最為完美。
光武中興之後,漢室氣象一新,對內有振興農業,修明政風的「明章之治」,對外則班超揚威於西域,竇憲勒石於燕然,文治武功,均駸駸然有直薄西漢武帝極盛時期之勢。然而,承平日久,專制王朝所不可避免的天然缺陷,便一一浮現,始則宮闈穢亂,帝權旁落;繼而宦官弄權,外戚干政;接連兩次「黨錮」事件,更將光武遺澤與儒學傳統所培養出來的氣節之士,摧毀殆盡。等到災疫流行,黃巾起事,已經被長期政爭蛀蝕一空的朝廷,頓時陷入風雨飄搖的窘境。當黃巾敗亡之際,權奸董卓已提兵入關,東漢王朝也就走到了它的終結點。
與西漢相比之下,光武帝所締建的東漢,對於知識分子較為尊重,對於平民大眾也較有恩義,所以,在民間傳說之中,東漢的形象也就較為溫柔和親切。而這溫柔和親切,追源溯本,頗得力於高士嚴光對皇帝劉秀的潛在影響。所以,嚴光是東漢最值得懷念的人物,其人其事,正是:
「落落欲往,矯矯不群,縱山之鶴,華頂之雲。」
※【內文試閱】
史筆惟將國賊誅,宮中事蹟半含糊,
雖然為惡牝雞唱,因噎真成廢食乎。
男女平權已一途,坤儀糾正屬吾徒,
閒來戲弄疏狂筆,寫出漢宮人物圖。
這兩首詩便是不佞作這部《漢宮》的宗旨。史家只載軍國政治,對於宮幃事蹟無暇詳記,一概從略。這書既用《漢宮》標題,只寫宮幃事蹟。對於軍國政治,無暇兼述,也就一概從略。雖說是僅供文人消遣,無關正經的小說,猶恐以辭害意,誤了一知半解的青年。所以立意宜正,考據宜詳,不敢向壁虛造,致蹈「齊東野語」之嫌。讀者諸子,都是詞壇健將,學館名流。翻閱這書便知人生處世,無論是什麼元凶巨惡,也只能遮瞞於一時,莫能逃過於後世,即如本書的那位王莽而論,當時何嘗不謙恭下士。世人一時為其所蒙,幾以伊周目之。不久假面揭破,虛偽畢露,依然白費心機。古之人「蓋棺論定」那句說話,確有至理!至於歷朝宮幃中的事蹟,可以流芳千古的,不過十之二三;遺臭萬年的,倒有十之七八。
從前的人,往往狃於重男輕女的習慣,都存著夫為妻綱的心理。以為一切重大責任,自然要男子負著,未免原諒她們幾分。因此釀成她們種種的罪惡,尾大不掉,莫可收拾。她們呢,反認為堂堂正史,都未詳細宣布她們的罪狀,縱有什麼惡行,必可邀准摘釋。哪兒防到數千百年以後,竟有不佞這個多管閒事之人,握著一枝禿筆,一件件地寫了出來。她們死而有知,定在那兒嬌聲浪氣地咒罵不佞要下拔舌地獄。但是此例一開,安知數千百年以後,沒有第二位像不佞這樣的人物,又將現代女界中的行為,宛如拍照一般,盡情描寫出來的呢?前車可鑒,知有警惕,因此一變而為淑眷賢媛,留名萬世。照不佞揣度,未必無人。這樣一來,才不負不佞做此書的一番苦心。話既表明,現在先從那位漢高祖劉邦誕生之初,漢未成漢,宮未成宮,他的一座草野家庭之中敘起。
秦始皇造萬里長城,想做他世世代代的皇帝,豈知那時江南沛縣豐鄉陽里村的地方,早已應運而生,無端地出了一位真命天子,這位天子,自然就是劉邦。他的父親,名叫執嘉。母親王氏,名叫含始。執嘉生性長厚,里人就尊稱他一聲太公。又看太公面上,也稱王氏一聲劉媼。她因不肯辜負太公白養活著她,巴巴結結的就替太公養下兩孩子。長男名伯,次男名仲。養下之後,還不敢認為已盡責任,每日的仍去田間工作。
有一天,她帶領兩子來到田間。那時正是隆冬天氣,因已三月未雨,田裡所種的菜蔬必須灌溉。她因兩子年稚,只得親勞玉手,一連挑了幾桶溝水,便覺身子有些疲乏,一面命兩子且去放牛,自己先行回家休息。路經一處大澤,水聲淙淙,水色溶溶,一見之下,懶神頓時降臨,更覺滿身發酸,寸步難行起來。鄉村婦女原沒什麼規矩,她就在堤邊一株大樹底下坐著打個盹兒,一時入夢。
正在朦朧之間,陡見從空降下一位金甲神祇,滿面春風地向她言道:「本神因你們劉氏世代積德,又與你三生石上有緣,頗想授你一個龍種。」言罷,似有親愛之意。
劉媼見這位神祇,出言費解,舉止無度,自然嚇得手足無措。正想逃跑的當口,不料那位神祇早又搖身一變,已經化為一條既長且粗的赤龍,同時又聽得一個青天霹靂,立時雲雨交作起來。可笑劉媼,就在這場雲雨之中昏昏沉沉地不知人事。
此時太公在家,見他兩子一同牽牛回來,未見乃母偕至,忙問:「你們的娘呢?」
兩子答稱:「母親先已獨自回來。」
太公聽了,不甚放心,拔腳就走,沿路迎了上去。走近堤邊,早見他的妻子一個人斜倚樹根,緊閉雙眼,卻在那酣眠。急走近他妻子的身旁,將她喚醒轉來道:「你怎的在此地睡著?離家不遠,何不到家再睡也不為遲!」
只見他妻子先伸了一個懶腰,方始睜開惺忪睡眼,朝她自己身上的地上看了一看,跟著就現出萬分驚疑的臉色問他道:「方才大雷大雨,我的衣裳和地上怎麼乾得這般快法?」
太公聽了,竟被她引得好笑起來,道:「怎麼你青天白日的還在講夢話?今年一冬沒有點滴雨水,果有大雷大雨,這是要謝天謝地的了!」
劉媼一聽並未下過雨,始知自己做了一場怪夢,連稱奇怪不止。
太公問她何故稱奇道怪?劉媼見問,回憶夢境,歷歷在目,不禁把她的雙頰臊得緋紅起來,道:「這夢真是奇突,此處過路人多,回去對你講罷。」
太公聽了,便同劉媼回到家裡。兩子一視他娘回來,歡喜得兼縱帶跳的,來至他娘面前。一個拉著袖子,一個拖著衣襟,一齊問娘往何處閒遊,為何不帶他們同去?劉媼不便將做夢的事情告知兩子,只得哄開他們,方將夢中之事悄悄地告知太公。
講完之後,還問太公,這夢主何吉凶?太公聽了道:「幻夢無憑,何必根究!我們務農人家,只要上不欠皇糧,下不缺私債,吉也吉不到哪裡去,凶也凶不到哪裡去。今天的這個怪夢,無非是因你疲倦而起。這幾天你可在家休息,田裡的生活,讓我一個人去做便了。」
等得晚飯吃畢,劉媼先把兩子照料睡下,又與太公談起夢事道:「夢中那位金甲神祇,他說授我龍種,我曾經聽見老輩講過,只要真是龍種,將來就是真命天子,難道我們劉氏門中,真會出個皇帝子孫不成?」說著,她的臉上又露出一種似樂非樂,說不出的神情。
太公聽了,嚇得慌忙去止住她道:「快莫亂說,此話若被外人聽去,就有滅族之禍。我和你兩個,只望平平安安的,把兩子管教成人,娶媳抱孫,已是天大的福氣。」
劉媼聽了,雖然不敢再提夢事,但是就在那天晚上,所謂的龍種,真個懷在她的腹中去了。次年果然養下一個男胎,卻與頭兩胎大不相同。此子一下地來,聲音宏亮,已像三五歲的啼聲;又生得長頸高鼻,左股有七十二粒黑痣。太公偶然記起龍種之語,知是英物,取名為邦。他這個命名的意義,有無別的奢望且不管他。單講他又因這個兒子,排行最小,就以季字為號。不過劉媼對於此子,更比伯仲二子還更加憐愛。或者她的夢中尚有什麼真憑實據,不肯告人,也未可知。好在她未宣布,不佞反可省些筆墨。
劉家既是世代業農,承前啟後,無非是春耕夏耘,秋收冬藏那些事情。伯仲二人隨父種作倒也安逸。獨有這位劉邦年漸長大,不事耕稼,專愛鬥雞走狗,狂嫖濫賭,以及代人打抱不平等事。太公屢戒勿悛,只好聽之。後來伯仲兩個娶了妻子。伯妻素性慳吝,因見她這位三叔,身長七尺八寸,食量如牛,每餐斗米甕酒,尚難果腹,如此坐耗家產,漸有煩言。太公劉媼既有所聞,索性分析產業,命伯仲二人挈眷異居。邦尚未娶,仍隨兩老度日。
光陰易過,劉邦已是弱冠年華,他卻不改舊性,終日遊蕩。自己一個人已經花費很大,還要呼朋引類,以小孟嘗自居。他娘雖是盡力供給,無奈私蓄有限,貼個精光。太公起初念他是個龍種,未免勢利一點,另眼看待也是有之。後來見他年長無成,並沒巴望,自然只得大生厭惡起來了。
有一天,劉邦被他父親訓斥幾句,不願回家,便到他兩個老兄家中棲身。長嫂雖然瞧他不起,困為丈夫相待小叔甚厚,未便過於嘰咕。誰知沒有幾時,長兄一病歸天,這位長嫂,更恨他入門不利,忙去說動二嬸,聯盟驅逐小叔。
劉邦見沒靠山,方始發出傲氣,一怒而去,不得已又鑽到近鄰兩家酒肆之中,強作逆旅。這兩家酒肆的主人,都是寡婦,一名王媼,一叫武負,二婦雖屬女流,倒還慷慨。一則因劉邦是她們毗鄰少年,要看太公的面上;二則因他在此居住,他的朋友前來和他賭博,多添酒客,比較平時反而熱鬧。以此之故,每日除供給酒飯外,還送些零錢給他去用。他本是一個隨處為家的人物,有了這般的一個極妙地方,自然不肯鶯遷的了。
一天晚上,他的朋友又來尋他賭博。聽說他喝得爛醉,蒙被而臥,將被一揭,並無劉邦其人,只見一條金龍,似乎睡熟在那兒,嚇得倒退幾步,再將床上仔細一看,那條金龍忽又不見,仍是劉邦一個人,鼻息齁齁然地躺在床上。這位朋友此時已知劉邦大有來頭,哪裡還敢去驚動他老人家,趕忙退了出去,把這事告知大眾。
就由這位朋友為首,私下湊集一筆銀子,替劉邦運動了一個泗水亭長的職務。劉邦知道此事是大眾抬舉他的,謝過眾人,便去上任。
古代亭長之職,比較現在的地保,大得有限。不過那時劉邦寄食酒肆,究屬不雅,一旦有了此職,真比得了什麼還要高興。每天辦幾件裡人小小的訟案,大的公事,自然詳報縣裡,因便認得幾個吃衙門飯的人員:一個是沛縣功曹蕭何,一個是捕役樊噲,一個是書吏曹參,一個是劊子手夏侯嬰,其餘的無名小卒也不細述。不過這四個人與劉邦年齡相若,性情相同,不久即成肺腑之交。每過泗上,必與劉邦開懷痛飲,脫略形述。
有一次,劉邦奉了縣委,西赴咸陽公幹。一班莫逆朋友,因他出差,各送贐儀,都是當百錢三枚。惟有蕭何,獨饋五枚。劉邦暗喜,他說數雖不多,足證交情有別,因此更與蕭何知己。
及入咸陽辦畢公事,一個人來至宮外閒逛。是時始皇尚未逝世,這天正帶了無數的後宮嬪妃,在御園之中,九霄樓上,飲酒取樂。一時宮樂奏起,樂聲飄飄的隨風吹到劉邦的耳內。他忙跟著樂聲抬頭一望,方知這派樂聲就從此樓而出,心知必是始皇在此取樂。同時又見那座御樓高聳雲際,內中粉白黛綠的塞滿了一樓,他見了萬分妒羨,因思大丈夫原當如是,當下胡思亂想了一會兒,只得意興索然地回縣銷差,仍去做他的泗上亭長。
這般的一混又是好幾年了。他因手頭已經不似往日的窘迫,只是尚無妻室,皇帝倒沒有想得到手,孤家寡人的味兒卻已受得難熬。於是四處地物色女子,東一個,西一個的,被他也勾搭了不少。
這天正是中秋佳節,他便在一個姓曹的女子房中喝酒,忽見蕭何連夜來訪,相見之下,一面添座同飲,一面問他有無公事。蕭何道:「前幾天,單父縣裡來了一呂公,單名一個父字,號叔平,與我們縣尊有舊,據說避仇來縣,帶了妻房子女一大群人物,要托縣尊隨時照應。縣尊顧全交誼,令在城中居住,凡為縣吏,都該出資往賀。」
劉邦聽畢,初則若有所思,繼而又點首微笑。
蕭何不知其意,復問他道:「我是好意通知,你去不去也該覆我一聲!」
劉邦方連連答道:「去,去,去!他既有寶眷同來,我要瞻仰瞻仰,如何可以不去?」
蕭何聽了,也不在意,吃了幾杯,辭別而去。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