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系列別:文學大師經典新版
書系編號:Tg701-702
書籍名稱:周作人作品精選1:知堂回想錄(上)風暴前後下)文學因緣【經典新版】
作 者:周作人
譯 者:
定 價:$300元*2
開本尺寸:正25K-21〈長〉*15〈寬〉
裝訂頁數:平裝本-304頁/432頁
ISBN:978-986-352-818-0(上)
ISBN:978-986-352-819-7(下)
CIP碼:782.887
出版日期:2020.04.20
出版重點:
周作人最後一部作品 回顧一生傳世之作
不凡之人的不凡之書 超越半世紀的經典
與魯迅、胡適同為引領新文化運動之聞人,
他的散文到底有多風靡世人,竟能自成一派?
他的「人的文學」與傳統的文學又有什麼不同?
他的文章對研究魯迅提供了多少珍貴的第一手史料?
※大文豪魯迅之弟,中國最負盛名的散文及文學翻譯家,與胡適並列為新文化運動執牛耳者!獨創的散文風格風靡一時成言志派;並以「人的文學」奠定了五四文學基調。
※《知堂回想錄》是周作人所有作品中篇幅最大的一本,也是他晚年回顧一生的完整回憶錄,全書分四大卷,共兩百多篇。原刊載於報紙副刊,後才集結成冊,書籍正式出版時,周作人已去世三年有餘。
※周作人的文章兼具文學性與史料性,親身經歷許多重要歷史事件,如辛亥革命、張勳復辟、新文化運動等,讀其文猶如讀一本中國現代史。
作者簡介:
周作人(1885─1967),號知堂。魯迅(周樹人)之弟,周建人之兄。中國著名散文家、思想家及翻譯家,也是新文化運動代表人物之一。歷任國立北京大學教授、東方文學系主任,燕京大學新文學系主任、客座教授。並曾任新潮社主任編輯。五四運動之後,參與發起成立「文學研究會」;並與魯迅等創辦《語絲》週刊。他精通日語、古希臘語、英語,並自學世界語。在日本留學期間,與魯迅合作翻譯出版《域外小說集》。主要著作有回憶錄《知堂回想錄》、散文集《自己的園地》、《雨天的書》、《談龍集》、《談虎集》、《看雲集》、《苦茶隨筆》等,詩集《過去的生命》,小說集《孤兒記》,論文集《藝術與生活》、《中國新文學的源流》,論著《歐洲文學史》,文學史料集《魯迅的故家》、《魯迅小說裡的人物》、《魯迅的青年時代》,另有多種譯作。
內文簡介:
少時久遠的回憶 民初政局的詭譎
留日生活的點滴 中西思想的激盪
與胡適並列為新文化運動執牛耳者
獨創的散文風格風靡一時成言志派
以「人的文學」奠定五四文學基調
周作人(1885─1967),號知堂。魯迅之弟,周建人之兄。是著名的散文家、思想家,也是新文化運動代表人物之一。他與胡適、錢玄同、蔡元培、林語堂等,共同將當時的文壇注入了一股新的風潮。而《知堂回想錄》正是他所有作品中篇幅最大的一本,也是周作人晚年回顧自己一生的完整回憶錄,全書分四大卷,暢述童年的回憶,及至後來求學的過程、留學日本時的見聞,自然也少不了對國事政局的評論,尤其是在那樣動盪紛擾的年代,知識分子面對外來文化與傳統思想的衝擊,更可從書中一窺究竟。
《知堂回想錄》是周作人晚年回顧自己一生經歷寫成的傳世巨作。最初只有「北大感舊錄」數篇,正值好友曹聚仁在香港辦報,便在副刊發表,歷時兩年多,從一九六二年一直寫到第四卷,手稿總題為「藥堂談往」,一九七○年才由香港三育圖書文具公司集結出版,名為「知堂回想錄」。其時作者已去世將近三年,而此書距今亦已五十年之久。
半是儒家半釋家,光頭更不著袈裟。中年意趣窗前草,外道生涯洞裡蛇。
多難只成雙鬢改 浮名不作一錢看
自敘傳很難寫,因為自敘傳是文學裡的一品種,照例要有詩人的「詩與真實」摻和在裡頭,才可以使得人們相信,而這個工作我是幹不來的。——周作人
※【名人評價】
郁達夫:「中國現代散文的成績,以魯迅、周作人兩人的為最豐富最偉大。一經開選,如竊賊入了阿拉伯的寶庫,東張西望,簡直迷了我取去的判斷。」
胡適:「到現在值得一看的,只有周作人的東西了。」
※【周作人名言】
1.我們於日用必需的東西以外,必須還有一點無用的遊戲與享樂,生活才覺得有意思。
2.我只希望,祈禱,我的心境不要再粗糙下去,荒蕪下去,這就是我的最大願望。
3.寫文章本來是為自己,但他同時要一個看的對手,這就不能完全與人無關系,蓋寫文章即是不甘寂寞,無論怎樣寫得難懂意識裡也總期待有第二人讀,不過對於他沒有過大的要求,即不必要他來做嘍囉而已。
4.人類的最大弱點之一是自命不凡的幻想。
5.我們看夕陽,看秋河,看花,聽雨,聞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飽的點心。
6.我現在的快樂只想在閑時喝一杯清茶,看點新書,無論他是講蟲鳥的歌唱,或是記賢哲的思想,古今的刻繪,都足以使我感到人生的欣幸。
【目錄】
◎第一卷
一、緣起
二、老人轉世
三、風暴的前後(上)
四、風暴的前後(中)
五、風暴的前後(下)
六、避難
七、關於娛園
八、書房
九、三味書屋
一○、父親的病(上)
一一、父親的病(中)
一二、父親的病(下)
一三、煉渡
一四、杭州
一五、花牌樓(上)
一六、花牌樓(中)
一七、花牌樓(下)
一八、四弟
一九、縣考
二○、再是縣考
二一、縣考的雜碎
二二、縣考的雜碎續
二三、義和拳
二四、幾乎成為小流氓
二五、風暴的餘波
二六、脫逃
二七、夜航船
二八、西興渡江
二九、拱辰橋
三○、青蓮閣
三一、長江輪船
三二、路上的吃食
三三、南京下關
三四、入學考試
三五、學堂大概情形
三六、管輪堂
三七、上飯廳
三八、講堂功課
三九、打靶與出操
四○、點名以後
四一、老師(一)
四二、老師(二)
四三、風潮(一)
四四、風潮(二)
四五、考先生
四六、生病前
四七、生病後
四八、祖父之喪
四九、東湖學堂
五○、東湖逸話
五一、我的新書(一)
五二、我的新書(二)
五三、我的筆名
五四、秋瑾
五五、大通學堂的號手
五六、武人的總辦
五七、京漢道上
五八、在北京(一)
五九、在北京(二)
六○、北京的戲
六一、魚雷堂
六二、吳一齋
六三、五年間的回顧
六四、家裡的改變
◎第二卷
六五、往日本去
六六、最初的印象
六七、日本的衣食住(上)
六八、日本的衣食住(中)
六九、日本的衣食住(下)
七○、結論
七一、下宿的情形
七二、學日本語
七三、籌備雜誌
七四、徐錫麟事件
七五、法豪事件
七六、中越館
七七、翻譯小說(上)
七八、翻譯小說(下)
七九、學俄文
八○、民報社聽講
八一、河南—新生甲編
八二、學希臘文
八三、鄔波尼沙陀
八四、域外小說集——新生乙編
八五、蔣抑卮
八六、弱小民族文學
八七、學日本語續
八八、炭畫與黃薔薇
八九、俳諧
九○、大逆事件
九一、赤羽橋邊
九二、辛亥革命(一)——王金發
九三、辛亥革命(二)——孫德卿
九四、辛亥革命(三)——范愛農
九五、望越篇
九六、臥治時代
九七、在教育界裡
九八、自己的工作(一)
九九、自己的工作(二)
一○○、自己的工作(三)
一○一、自己的工作(四)
一○二、金石小品
一○三、故鄉的回顧
◎第三卷
一○四、去鄉的途中(一)
一○五、去鄉的途中(二)
一○六、從上海到北京
一○七、紹興縣館(一)
一○八、紹興縣館(二)
一○九、補樹書屋的生活
一一○、北京大學
一一一、往來的路
一一二、復辟前後(一)
一一三、復辟前後(二)
一一四、復辟前後(三)
一一五、蔡孑民(一)
一一六、蔡孑民(二)
一一七、蔡孑民(三)
一一八、林蔡鬥爭文件(一)
一一九、林蔡鬥爭文件(二)
一二○、林蔡鬥爭文件(三)
一二一、卯字號的名人(一)
一二二、卯字號的名人(二)
一二三、卯字號的名人(三)
一二四、三沈二馬(上)
一二五、三沈二馬(下)
一二六、二馬之餘
一二七、五四之前
一二八、每週評論(上)
一二九、每週評論(下)
一三○、小河與新村(上)
一三一、小河與新村(中)
一三二、小河與新村(下)
一三三、文學與宗教
一三四、兒童文學與歌謠
一三五、在病院中
一三六、西山養病
一三七、瑣屑的因緣
一三八、愛羅先珂(上)
一三九、愛羅先珂(下)
一四○、不辯解說(上)
一四一、不辯解說(下)
一四二、嗎嘎喇廟
一四三、順天時報
一四四、順天時報(續)
一四五、女師大與東吉祥(一)
一四六、女師大與東吉祥(二)
一四七、語絲的成立
一四八、五卅
一四九、三一八
一五○、中日學院
一五一、東方文學系
一五二、東方文學系的插話
一五三、堅冰至
一五四、清黨
◎第四卷
一五五、北大感舊錄(一)
一五六、北大感舊錄(二)
一五七、北大感舊錄(三)
一五八、北大感舊錄(四)
一五九、北大感舊錄(五)
一六○、北大感舊錄(六)
一六一、北大感舊錄(七)
一六二、北大感舊錄(八)
一六三、北大感舊錄(九)
一六四、北大感舊錄(十)
一六五、北大感舊錄(十一)
一六六、北大感舊錄(十二)
一六七、道路的記憶(一)
一六八、道路的記憶(二)
一六九、女子學院
一七○、在女子學院被囚記
一七一、北伐成功
一七二、章太炎的北遊
一七三、打油詩
一七四、日本管窺
一七五、日本管窺續
一七六、北大的南遷
一七七、元旦的刺客
一七八從不說話到說話
一七九、反動老作家(一)
一八○、反動老作家(二)
一八一、先母事略
一八二、監獄生活
一八三、在上海迎接解放
一八四、我的工作(一)
一八五、我的工作(二)
一八六、我的工作(三)
一八七、我的工作(四)
一八八、我的工作(五)
一八九、我的工作(六)
一九○、拾遺(甲)
一九一、拾遺(乙)
一九二、拾遺(丙)
一九三、拾遺(丁)
一九四、拾遺(戊)
一九五、拾遺(己)
一九六、拾遺(庚)
一九七、拾遺(辛)
一九八、遺(壬)
一九九、拾遺(癸)
二○○、拾遺(子)
二○一、拾遺(丑)
二○二、拾遺(寅)
二○三、拾遺(卯)
二○四、拾遺(辰)
二○五、拾遺(巳)
二○六、拾遺(午)
二○七、後記
後序
※【內文試閱】
一、緣起
我的朋友陳思先生前幾時寫信給我,勸我寫自敘傳,我聽了十分惶恐,連回信都沒有寫,幸而他下次來信也並不追及,這才使我放了心。為什麼這樣的「怕」寫自敘傳的呢?理由很是簡單,第一是自敘傳很難寫。既然是自敘傳了,這總要寫得像個東西,因為自敘傳是文學裡的一品種,照例要有詩人的「詩與真實」摻和在裡頭,才可以使得人們相信,而這個工作我是幹不來的。
第二是自敘傳沒有材料。一年一年的活了這多少年歲,到得如今不但已經稱得「古來稀」了,而且又是到了日本人所謂「喜壽」(喜字草書有如「七十七」三字所合成),那麼這許多年裡的事情盡夠多了,怎麼說是沒有呢?
其實年紀雖是古稀了,而這古稀的人乃是極其平凡的,從古以來不知道有過多少,毫沒有什麼足以稱道的,況且古人有言,「壽則多辱」,結果是多活一年,便多有一年的恥辱,這有什麼值得說的呢。
話雖如此,畢竟我的朋友的意思是很可感謝的。我雖然沒有接受他原來的好意,卻也不想完全辜負了他,結果是經過了幾天考慮之後,我就決意來寫若干節的「藥堂談往」,也就是一種感舊錄,本來舊事也究竟沒甚可感,只是五六十年前的往事,雖是日常瑣碎事蹟,於今想來也多奇奇怪怪,姑且當作「大頭天話」(兒時所說的民間故事)去聽,或者可以且作消閒之一助吧。
時光如流水,平常五十年一百年倏忽的流過去,真是如同朝暮一般,而人事和環境依然如故,所以在過去的時候談談往事,沒有什麼難懂的地方,可是現在卻迥不相同了。社會情形改變得太多了,有些一二十年前的事情,說起來簡直如同隔世,所謂去者日以疏,來者日以親,我想這就因為中間缺少連絡的緣故。老年人講故事多偏於過去,又兼講話嘮叨,有地方又生怕年青的人不懂,更要多說幾句,因此不免近於煩瑣,近代有教養的青年恐不滿意,特在此說明,特別要請原諒為幸。
二、老人轉世
我於前清光緒十年甲申十二月誕生,實在已是西元一八八五年的一月裡了。照舊例的干支說來,當然仍是甲申,在中國近代史上,的確是多難的一年,法國正在侵略印度支那,中國戰敗,柬蒲寨就不保了。不過在那時候,相隔又是幾千里,哪裡會有什麼影響,所以我很是幸運的,在那時天下太平的空氣中出世了。
我的誕生是極平凡的,沒有什麼事先的奇瑞,也沒有見惡的朕兆。但是有一種傳說,後來便傳訛,說是一個老和尚轉生的,自然這都是迷信罷了。事實是有一個我的堂房阿叔,和我是共高祖的,那一天裡出去夜遊,到得半夜裡回來,走進內堂的門時,彷彿看見一個白鬚老人站在那裡,但轉瞬卻是不見了。這可能是他的眼花,所以有此錯覺,可是他卻信為實有,傳揚出去,而我適值恰於這後半夜出生,因為那時大家都相信有投胎轉世這一回事,也就信用了他,後來並且以訛傳訛的說成是老和尚了。
當時我對這種浪漫的傳說,頗有點喜歡,一九三一年曾經為人寫一單條云:
「一月三十日晨,夢中得一詩云,偃息禪堂中,沐浴禪堂外,動止雖有殊,心閒故無礙。族人或云余前身為一老僧,其信然耶。三月七日下午書此,時杜逢辰君養病北海之濱,便持贈之,聊以慰其寂寞。」
本來是想等裱裝好了送去,後乃因循未果,杜君旋亦病重謝世了。兩三年之後,我做那首打油詩,普通被稱為「五十自壽」的七律,其首聯云:「前世出家今在家,不將袍子換袈裟。」即是用的這個故典,我自信是個「神滅論者」,如今乃用老人轉世的故典,其打油的程度為何如,正是可想而知了。
因為我是老頭子轉世的人,雖然即此可以免於被稱作「頭世人」,——謂係初次做人,故不大懂得人世的情理,至於前世是什麼東西,雖然未加說明,也總是不大高明的了,——但總之是有點頑梗,其不能討人們的喜歡,大抵是當然的了。
我不想舉出事實,也實在沒有事實可以證明這事,現在只想一講我在四五歲的年頭上遇著的一個大災難,即是出天花,這不但幾乎奪去了我的生命,而且即使性命保全了,卻變了麻子,一個麻臉的老和尚,這是多麼的討厭的東西呀!說到這裡,應當趕緊的聲明一句,幸而二者都不,這是對於我的祖母母親的照顧應該感謝的。
痘為小兒的一大病,凡人都要經過這一難關。但是只要人工的種過痘,無論土法或洋法這便是牛痘,就可保無危險,可怕的痘神給種的「天然痘」,它的死亡率不知百分之幾,倖免的也要臉上加上密圈。我所出的便是這種「天花」。據說在那偏僻地方,也有打官話的醫官有時出張,施種牛痘,但是在那兩三年內大約醫官不曾光臨,所以也就淡然處之,直待痘兒哥哥或痘兒姐姐來給種上了。
那時是我先出天花,不久還把只有周歲左右的妹子也給感染了。妹子名叫端姑,如果也是在北京的祖父給取的名字,那麼一定也是得家信的這一天裡,有一位姓端的旗籍大員適值來訪,所以借用的,不過或者是女孩,不用此例,也未可知。據說這個妹子長得十分可喜,有一回我看她腳上的大拇趾,太是可愛了,便不禁咬了它一口,她大聲哭了起來,大人急忙走來,才知道是我的頑劣行為。
當天花初起時,我的症狀十分險惡,妹子的卻很順當,大家正很放心,把兩個孩子放在一間房裡睡,有一天兩人都在睡覺,忽然聽見呀的叫了一聲。(不知道是誰在叫,據推測這是天花鬼的叫聲,它從我這邊出來,鑽到妹子那裡去了,那麼在我也沒有叫喚之必要,所以只好存疑了。)大人驚起看時,妹子的痘便都已陷入,我卻顯是好轉了。急忙的去請天花專門的王醫師來看,已經來不及挽回,結果妹子終於死去,後來葬在龜山的山後,父親自己寫了「周端姑之墓」五個字,鑿一小石碑立於墳前,直到一九一九年魯迅回去搬家,才把這墳和四弟的墳都遷葬於逍遙漊的。
魯迅在種牛痘的時候,也只有兩三歲光景,但他對於當時情形記得清清楚楚,連醫官的墨晶大眼鏡和他的官話都還不曾忘記,我出天花是四五歲了,比他那時要大兩三歲,可是什麼都不記得了。只是聽大人們追述,這才知道一點,據說因為病人發熱怕光,一半也因了迷信關係,把房間窗門都用紅紙糊封,而且還把眼睛也糊了紅紙。這當時不曉得是否玩笑話,但聽去又像在講真話,所以我那眼睛實在有沒有被封過,封了又是什麼用意,現在已經無法質詢,因此無從知道了。
在天花結痂的時候,據說很是要緊,因為很癢不免要去搔爬,而這一搔爬可就壞了大事,臉上麻點的有無或多少,就在這裡決定了。我是幸虧祖母看得很好,將兩隻手緊緊的捆住了,不讓它動一動,當時雖然很窘,大約哭得很凶吧,然而也因此得免於臉上雕花,這與我的出天花而幸得不死,都是很可慶幸的。
我在十歲以前,生過的病很多,已經都記不得,而且中醫的說法都很奇怪,所以更說不清是食裹火或火裹痰了。不過其中頂厲害的是因為沒有奶吃,所以雇了一個奶媽,而這奶媽原來也是沒有什麼奶的,為的騙得小孩不鬧,便在門口買種種東西給他吃,結果自然是消化不良,瘦弱得要死,可是好像是害了饞癆病似的,看見什麼東西又都要吃。
為的對症服藥,大人便什麼都不給吃,只准吃飯和醃鴨蛋,——這是法定的養病的唯一的副食物。這在饞癆病的小孩一定是很苦痛的,但是我也完全不記得了,這是很可感謝的。只記得本家的老輩有時提起說:
「二阿官那時的吃飯是很可憐相的,每回一茶盅的飯,一小牙(四分之一)的醃鴨子,到我們的窗口來吃。」她對我提示這話,我總是要加以感謝的,雖然在她同情的口氣後面,可能隱藏著有什麼惡意,因為她是挑撥離間的好手,此人非別,即魯迅在《朝花夕拾》裡所寫的「衍太太」是也。
三、風暴的前後(上)
上文曾經說過,我在天下太平的空氣中出世,一直生活到十歲,雖然本身也是多病多災,卻總是平穩中度過去了。但是在癸巳(一八九三)年遇著了風暴,而推究這風暴的起因,乃是由於曾祖母的去世。
曾祖號苓年公,大排行第九,曾祖母在本家裡的通稱是「九太太」,她的母家姓戴,父親是個監生,所以大概也是本城的富翁,但在我有知識以來,過年過節已經沒有她的娘家人往來,可能親丁都已斷絕了吧。
苓年公早年去世,沒有人看見他過,但性情似乎很是和順,不大容易發脾氣的,因為傳說他好種蘭花,有兩間房內特設地板,稱為「蘭花間」,還是他的遺跡,據說有一天他鑽到床底下去安排花盆,當時祖父的保姆吳媽媽誤當是一隻狗,唆唆的吆喝想趕他出去,這話流傳下來,可以為例。
但是曾祖母的相貌很是嚴正,看去有點可怕,其時她已年將望八了,——她去世時年七十九,恰在除夕了,其實算是八十也無不可,——終日筆挺的坐一把紫檀的一字椅上邊,在她房門外的東首,我記得她總是這個姿勢,實在威嚴得很。我們小孩卻不顧什麼,偏要加以戲弄,記得(這是我自己第一次記得的事了)同了魯迅走到她的旁邊,故意假作跌倒,睡在地上,那麼她必定說道:
「阿呀,阿寶(這是她對曾孫輩的總稱),這地下很髒呢。」那時已是她的晚年,火氣全然沒有了,在壯年時代,她的脾氣實在怪僻得很哩。據我的一個堂叔「觀魚」所著《三台門的遺聞軼事》所記,大抵流傳於本家老輩口中,雖係傳聞,未必全屬子虛吧。現在抄錄在這裡:
「九老太太係介孚公的母親,孤僻任性,所言所行多出常人意料以外。當介孚公中進士,京報抵紹,提鑼狂敲,經東昌坊,福彭橋分道急奔至新台門,站在大廳桌上敲鑼報喜之際,這位九老太太卻在裡面放聲大哭。人家問她說,這是喜事為什麼這樣哭?她說,拆家者,拆家者!」
拆家者是句土話,意思是說這回要拆家敗業了。她平常就是這種意見,做官如不能賺錢便要賠錢,後來介孚公知縣被參革了,重謀起復,賣了田產捐官(內閣中書)納妾,果然應了她的話,不待等科場案發,這才成為預言。
平常介孚公在做京官,每有同鄉回去的時候,多托帶些食品去孝敬母親,有一回記得是兩三隻火腿,外加杏脯桃脯蒲桃乾之類,裝在一隻麻袋裡,可是曾祖母見了怫然不悅道:
「誰要吃他這樣的東西!為什麼不寄一點銀子來的呢。」她這意思是前後相符,可以貫穿得起來的。
我們小孩暫時能夠在風平浪靜的時期過了幾年安靜的生活,只在有時候和老太太們開點小玩笑,這實在是很幸福的。上面說過的「蘭花間」及其毗連的一部分,已經分給共高祖的「誠房」,——我們是「興房」居長,第二是「立房」,至於「誠房」這是智字派下的第三房了,——租給一家姓李的,是李越縵的本家,主人名為李楚材。我所記得的恰巧也是對於老人的小玩笑,這是很有意思的偶合了。
魯迅在《朝花夕拾》的一篇裡記有一節,現在就借了過來應用吧。
「冬天,水缸裡結了薄冰的時候,我們大清早起一看見,便吃冰。有一回給沈四太太看到了,大聲說道:『莫吃呀,要肚子疼的呢!』這聲音又給我母親聽到了,跑出來我們都挨了一頓罵,並且有大半天不准玩。我們推論禍首,認定是沈四太太,於是提起她就不用尊稱了,給她另外起了一個綽號,叫作肚子疼。」
這裡所謂「我們」,當然一個是我了,至於另外一件事乃是我單獨幹的,也是對於李家的一位房客。
這是一個四五十歲的很高大的人,卻長著很是細小的辮子,頂上戴著方頂的瓜皮帽,樣子頗為滑稽。有一天在門外看見許多人圍著,是在看新嫁娘,這位高個子小辮子的人也在那裡。我便忍不住偷偷的走近前去,將他的辮子向上一拉,那頂帽子就立刻砰的飛掉了。
為什麼辮子一扯帽子就會掉呢,這是因為辮子太細小了,深壓在帽子裡面,所以一掣動它,帽子便向前翻掉了。可是那人卻並不發怒,只回過頭來說道:
「人家連新娘子也看不得麼?」小孩雖然淘氣,只因他的態度應對得很好,所以第二次便不再和他開玩笑了。
四、風暴的前後(中)
曾祖母於光緒十八年壬辰的除夕去世,她於兩三日以前,從她照例坐的那把紫檀椅子想站起來時,把身體略為矬了一矬,立即經旁人扶住了,此後隨即病倒,人家說是中風,其實不是,大約只是老衰罷了。
她是闔台門六房人家裡最年長的長輩,中間的「大堂前」要讓出來給她使用,本來是死人要大過活人,何況又是長輩呢。恰巧這年我家正是「佩公祭」(是智仁勇三派九房人家的祖先)值年,照例應當在堂前懸掛祖像,這也只好讓出來,移掛外邊大廳西南的大書房裡,可是陳設的祭器很值錢,恐防被人偷去,須要雇人看守才行,乃去找佣人章福慶的兒子來擔任這件事。他名叫運水,這便是魯迅在小說《故鄉》裡所說的閏土,是十四五歲的鄉下少年,正是我們的好伴侶,所以小孩們忙著同他玩耍,聽他講海邊的故事,喪事雖然熱鬧,也沒有心思來管了。
祖父得到了電報,便告了假從北京回來了,那時海路從天津到上海已有輪船,所以在一個月之內,便已到了家裡。他同了他小女兒同年紀的潘姨太太和當時十二歲的兒子,輕車簡從的走回來,大約原是預備服滿再進京去的,卻不料演成那大風暴。
這風暴計算起來是兩面的,其一方面是家庭的,那是不可避免的事;其第二乃是社會的,它的發生實在乃是出於預料之外的了。
祖父回家來,最初感到的乃是住屋有了變更的事,當初父母住的兩間西邊的屋騰了出來,讓給祖父,搬到東偏的屋裡來,從前曾祖母的房子則由祖母和我同住。祖父初到覺得陌生,又感覺威嚴難以接近,但潘姨太太雖然言語不通,到底年輕和藹一點,所以時常到那裡去玩。
這樣糊裡糊塗過了幾天,大約不很長久吧,突然在曾祖母五七這一天,這距離她的死只有三十五天,祖父到家也還不到半個月,祖父忽爾大發雷霆,發生了第一個風暴。大約是他早上起來,看見家裡的人沒有早起,敬謹將事,當時父親因為是吃洋煙的,或者也不能很早就起床,因此遷怒一切,連無辜的小孩子也遭波及了。那天早上我還在祖母的大床上睡著,忽然覺得身體震動起來,那眠床咚咚敲得震天價響,趕緊睜眼來看,只見祖父一身素服,拼命的在捶打那床呢!
他看見我已是捶醒了,便轉身出去,將右手大拇指的爪甲放在嘴裡咬得戛戛的響,喃喃咒罵著那一班「速死豸」吧。我其時也並不哭,大概由祖母安排我著好衣服,只是似乎驚異得呆了,也沒有聽清祖母的說話,彷彿是說「為啥找小孩子出氣呢!」但是這種粗暴的行為只賣得小孩們的看不起,覺得不像是祖父的行為,這便是第一次風暴所得到的結果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