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類型:企管類,實用智慧
書系編號:Oa326
書籍名稱:關鍵時刻,胡雪巖是這麼做的
作 者:章岩
定 價:$280
開本尺寸:正25K-15x21cm
裝訂頁數:平裝本-320頁
ISBN:978-986-352-591-2
原印條碼:978-986-352-591-2
CIP碼:177.2
出版日期:2018.05.17
訂購網址:http://www.eastbooks.com.tw
出版重點:
※經商者的致富寶典,成功者的處世指導!
※16堂課剖析胡雪巖叱吒商界的獨到經營術!
※俗話說:「做人要學曾國藩,做事要學胡雪巖。」中國經營之神,晚清傳奇「紅頂商人」胡雪巖,是如何從白手小夥計走上人生最輝煌的頂峰?
※早就懂得名人效應,最先採用「名人代言」的商人是誰?中國第一個與外國銀行開展金融業務往來的人又是誰?胡雪巖的「水桶理論」是什麼理論?
※胡雪巖堪稱是中國最會做生意的人,他投資的不只是事業,更有後續回饋源源不絕的人脈關係,會做人比會做事更重要!胡雪巖發跡走紅的關鍵原因是什麼?他對商道的獨到理解又有哪些?
作者簡介:
章岩,傳媒集團總裁,在商界縱橫馳騁二十多年。經商之餘潛心研究世界各地成功者的經歷,並結合自己的實踐和感悟,為無數讀者奉上開啟美滿人生之門的金鑰匙。其富有生活氣息的語言,和口語化的敘述策略,吸引了各種層次的讀者,引起每一位渴望成功的讀者的深刻共鳴。
內文簡介:
讀胡雪巖,可察生意之道;
品胡雪巖,可感做人之精;
學胡雪巖,可悟商戰之法!
人生想有多大的格局,就看你有多大的眼光!
中國經營之神,晚清傳奇「紅頂商人」胡雪巖,
是如何從白手小夥計走上人生最輝煌的頂峰?
16堂課告訴你關鍵時刻,胡雪巖是這麼做的!
胡雪巖一生是非功過皆有之,本書從他的為人、做事、處世、用人、交際、商機、經商、發展等方面詳盡地分析胡雪巖叱吒商場的風雲一生。他的經商之道對於當今商業有很強的借鑒意義,本書是經商者的致富寶典,更是成功者為人處世的最佳指導。
他,白手起家,最終富甲一方;是晚清天際中劃過的一顆耀眼流星,他,一諾千金,為民請命,為國分憂;官至二品,賞穿黃馬褂,騎馬紫禁城;他,善於用人,能夠容人之短、揚人之長,也是第一個與外國銀行開展金融業務往來的人。他曾經富可敵國,喊水會結凍,遊走官商之間,從默默無聞的錢莊夥計到紅極一時的紅頂商人,中國商界不能不談到的傳奇人物——胡雪巖,其發跡走紅的關鍵原因是什麼?他對商道的獨到理解又有哪些?
【關於胡雪巖】
胡雪巖,(1823-1885),名光墉,字雪巖,安徽績溪人。出身貧寒,但是頭腦靈活,為人處世頗有獨到的見解,本是錢莊夥計的他,卻眼光獨到,幫助王有齡補官,後自行開設阜康錢莊,從此結交權貴顯要。左宗棠西征時,他籌糧械、借洋款,立下汗馬功勞,也逐漸在商界嶄露頭角,成為顯赫一時的紅頂商人。
【胡雪巖經典語錄】
*生意場上有了朋友,自會如虎添翼;生意場上沒朋友,絕對寸步難行。
*江湖上做事,說一句算一句,答應人家的事,不能反悔。
*為人處世,要學會花花轎子人抬人,善識時務大局,做到能方則方,遇圓則圓。
如果你有一鄉的眼光,你可以做一鄉的生意;
如果你有一縣的眼光,你可以做一縣的生意;
如果你有天下的眼光,你可以做天下的生意!
內文精摘:
【目錄】
第一課 為商就要愛商,請熱愛你的事業
1.熱愛商品世界
2.向上望,不甘平庸
3.凡事要麼不做,要做就要像個樣子
4.自立門戶:寧為雞首,不為牛後
5.沉住氣,莫想過去,只看將來
第二課 生意的氣度,源自你的眼光
1.謀事在人,成事也在人
2.誰敢為人先,誰就占了一半贏面
3.企業家永遠都是「賭徒加工程師」
4.不是缺少商機,而是缺少發現
5.捨得吃虧,以虧引賺
第三課 先交朋友,後做生意
1.人心要齊,人緣要好
2.給予對方充分的尊重
3.雪中送炭勝過錦上添花
4.「人情賬」永遠比「錢財賬」重要
5.將心比心,患難見知交
第四課 別人的財力,是你成功的鑰匙
1.借別人的錢,做自己的生意
2.借別人的口,做自己的品牌
3.團隊的力量:牡丹雖好,還需綠葉幫襯
4.同行合作:聯合蝦米吃大魚
第五課 思考和決策之間——把握進退緩急
1.不必急在一時
2.為自己留一條切實可行的退路
3.做事會算計是成功的保證
4.要果斷不要冒失,要大膽不要輕率
5.迅速執行,不拖延,不擱置
第六課 成大事者,必須要靈活應變
1.不斷變換自己的位置和做事的角度
2.生意做得越大,目光就要放得越遠
3.多元化經營
4.以退為進,無為勝有為
5.不墨守成規,敢於創新
第七課 創立你的個性品牌
1.門面如人臉
2.適當地推銷自己,以抬高身價
3.良好的形象,是企業的無形資本
4.建立起自己的「金字招牌」
5.善於利用廣告——做氣派,做信用
第八課 誠信取勝,生意興隆
1.一諾千金,不僅是商業之本,更是做人之本
2.誠信是經商的立身之本
3.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4.無論為官為商,都要有一種社會責任
5.學會愛你的敵人
第九課 善待員工,人才是栽培出來的
1.對人才的栽培,是每一個管理者的目標
2.大膽授權
3.授權不忘原則
4.價值觀是用人的前提
5.捨得投資人才,建立員工忠誠度
第十課 團隊管理,賞罰分明
1.無道取財之人必遭懲
2.把恰當的人放在恰當的位置上
3.建立競爭激勵機制
4.優秀的領導,能辨出真偽優劣
第十一課 領導力——善於駕馭全域
1.得饒人處且饒人
2.學點兒「統禦」的技巧
3.信任下級,調動積極性
4.激發員工的潛能
5.在生意外,多一層相知和溝通
第十二課 頂級的交際高手
1.說話要投其所好,往對方臉上貼金
2.送禮送到家,禮多人不怪
3.防止某些人對友誼的不良企圖
4.君子有取有捨,有藏有顯
第十三課 顧客是養命之源
1.誰贏得了顧客,誰就贏得了市場
2.品質就是產品的生命
3.處理顧客抱怨——補償多一點,層次高一點
4.真心為顧客著想
第十四課 吃苦如吃補,商道無平道
1.善用困難,化危為機
2.走哪條路都不會一帆風順
3.沒什麼不能沒「奔頭」
4.輸不足洩,賺不足狂
5.如果不能兩全,那就索性放棄其中之一
第十五課 榮辱得失間,保持平常心
1.只有不在乎錢,才能夠攤開手來賺大錢
2.無畏前行,成敗只是暫時
3.被讒言攻擊時,挺直腰桿做人
4.千萬不要賣弄小聰明
5.得到未必幸福,失去未必痛苦
第十六課 做生意賺了錢,要做好事
1.為富且仁,是賺錢的根本
2.行俠仗義,愛打抱不平
3.富而有德,樂善好施
4.積極健康的財富觀
【內文精摘】
前言
他,白手起家,最終富甲一方;
他,一諾千金,為民請命,為國分憂;
他,官至二品,賞穿黃馬褂,騎馬紫禁城;
他,就是「紅頂商人」胡雪巖,晚清天際中劃過的一顆耀眼流星。
胡雪巖獨特的經商才能和跌宕起伏的人生際遇,在經過諸多著名小說家和文史學者的演繹和渲染後,在媒體、影視等推波助瀾之下,已經演化成一個傳奇。
但在傳奇耀眼的光環之下,胡雪巖的神奇發跡究竟依靠的是什麼?
胡雪巖的「傳奇」不能撇開歷史的背景,不能脫離當時政治的因素,但我們需要的是理性看待一代巨賈胡雪巖做人、做事、經商的智慧,需要的是對他的人生、他的奮鬥、他的為人處事、他對商道的獨到理解,需要的是他給當代的商界人士和眾多想要實現個人價值的讀者的諸多啟示。
胡雪巖生於清道光三年,即一八二三年,死於清光緒十一年,即一八八五年,終年六十二歲。貧困的出身,為胡雪巖的一生一開始就抹上了傳奇的色彩。
最初,胡雪巖只是錢莊的一個學徒。由於家道敗落,母親在無奈之下將他送到一家名為「信和」的錢莊當小夥計,從掃地倒便壺開始做起。知道這份工作來之不易,胡雪巖十分勤快,他辦事靈活,熬到滿師後,便成了信和的一名夥計,並且專理跑街收賬。
年輕的胡雪巖實在太過「膽大妄為」,二十歲時,他自作主張,挪用錢莊的銀子資助潦倒落魄的王有齡進京捐官,不僅自己在信和的飯碗丟了,且因此事,使自己在同行中「壞」了名聲,再沒有錢莊敢雇用他,終至落魄到靠打零工糊口的地步。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王有齡得胡雪巖資助進京捐官,一切順利。喝水不忘掘井人,王有齡知恩圖報,一回到杭州就四下尋訪胡雪巖的下落,並且竭盡所能地幫助他。從此,胡雪巖開始叱吒商界,開闢了中國商業的先河。
入道之後,他借助官場的勢力,以開錢莊起家,層層托靠,左右逢源。他周旋於官府勢力、漕幫首領、洋商買辦之間,經營絲行、開辦藥店、設典當行等,並且馳騁十里洋場。
漸漸地,在上海這個近代中國金融貿易中心,他成了呼風喚雨的富商大賈,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與外國銀行開展金融業務往來的人。
……
胡雪巖和所有人一樣,經歷了人生的各個階段,最終走向生命的終結。然而,他的人生卻充滿了跌宕起伏,並為現代從商者提供了許多引以借鑒的經驗和教訓,值得我們悉心研究——
胡雪巖曾於同治十三年籌設胡慶餘堂雪記國藥號,他親書「戒欺」字匾,教誡職工「藥業關係性命,尤為萬不可欺」,「採辦務真,修制務精」。胡慶餘堂在當時是規模很大的藥行,其信譽享譽中外,對中國醫藥事業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胡雪巖的一生是非功過褒貶不一,但是他的商業成功的確是無可比擬的。胡雪巖的成功,很重要的一條原因就是他善於用人,能夠容人之短、揚人之長。他說一個人最大的本事,就是用人的本事。因為他獨特的用人之術,他的身邊人才濟濟,為他事業的發展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胡雪巖一生離奇曲折,遊走於官與商之間,追逐於時與勢之中,品夠了盛衰榮辱之味,嘗盡了生死情義之道。
本書講述了胡雪巖如何運用智慧披荊斬棘於商場,開拓創新的商業領域。胡雪巖夥計出身卻能夠實現前無古人的跨行業經營,像軍火、地產、生絲、藥店、典當、販運糧食等這些行業,他無一不涉足。
本書從胡雪巖為人、做事、處世、用人、交際、經商、誠信等方面詳盡地分析了胡雪巖叱吒商場的風雲一生。胡雪巖的一生是非功過皆有,但他的為人處世之道可謂影響了一代人。在胡雪巖的一生中,富可敵國的他曾有在短短的三年時間內傾家蕩產的經歷,在六十二歲時鬱鬱而終。儘管如此,胡雪巖的經商之道對於當今商業仍然有很強的借鑒意義。希望本書能成為經商者的致富寶典,成為讀者為人處世的最佳指導書!
第一課 熱愛自己的事業
【胡雪巖語錄】
文固可進官封爵,然商亦可光耀門庭。在商言商,心懷天下,為商愛商。
1.在商言商,為商愛商
在傳統社會,讀書中舉、謀官進爵是文人的社會理想,在那個時代廣受推崇,於是,所有人都以做一個文人為榮。而經商則為人所恥,文人以「義」的代表自居,對「利」的代表——商人大加撻伐。文人之輕視商人,較之官僚往往有過之而無不及。就是個體文人,對個體商人也通常無所顧忌地加以侮辱。
或許正是這種重文輕商的傳統觀念,使得我國幾千年來雖然文化昌盛,而商業卻很少達到極盛的狀態。在商業這塊領域中,舊時人才相對缺乏。而在眾人都趨向于從文進而做官時,胡雪巖卻反其道而行之,不走「範進中舉」之路,以自己的聰慧馳騁于當時人才缺乏的商場,從而迅速地在商場中佔有一席之地,成為一代豪商。
很多人想當然地認為,胡雪巖經商是因為貧苦的家庭環境所逼迫;另外還有一種版本,說他最初就出生在官宦世家,飽讀詩書;甚至還說他出生時,口中含著黃金。
其實,這些不過是人們對於敬仰的人的一種神化。真實的胡雪巖的生平,遠沒有人們說的那般神奇,但也沒有那麼落魄。
胡雪巖剛出生的時候,父親胡鹿泉是在杭州的一個小官吏,雖然官位不高,但家裡的生活條件還不錯。後來,母親一連生下三個弟弟,胡鹿泉又殉職了,孤兒寡母的日子頓時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
在胡雪巖的家鄉,胡氏宗族算得上是顯赫家族,族中曾有人在京城做大官,可是到了胡鹿泉這一代就大不如從前了。族裡的人都希望胡鹿泉能夠幹一番大事業來光宗耀祖,可現在人死了,他們就把罪過算在胡雪巖母子的頭上,不讓他們來族裡祭拜。
這樣的做法深深地刺痛了胡雪巖的自尊心,他想,自己以後一定要幹出一番大事業,讓那些曾經看不起自己的人都後悔今天的所作所為。事實證明,立大志讓胡雪巖成為了商界「傳奇」。
很多文獻記載中都這樣寫胡雪巖:「胡光墉,字雪巖,年少則不文,而樂於卑商。」「光墉幼年即習於商。」這充分說明了胡雪巖對於經商的喜愛。
俗話說得好,幹一行愛一行。人只有對自己所做的事感興趣,才能用盡全力、持之以恆地將事業做好。所以說,熱愛自己的事業是取得成功的第一要素。今日的商人,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要全面、客觀地認識經商與其他職業之間的關係,既不能自我貶低,也不能仗著財大氣粗而貶低別人,而應發自內心地去熱愛自己的事業。只有這樣,才能把事業做大、做強、做好。
2.向上望,不甘平庸
詩人格斯特說:「現在的自己永遠是有待完成的。」我們只有向上望,不甘平庸,才能在努力中塑造理想的自我。只有擁有超越平庸的態度,才能成就非凡的人生。
胡雪巖十二歲的時候,在放牛時撿到了一個包裹,裡面全是金銀財寶。正直的胡雪巖拿著這個包裹,等了好幾個時辰才等到失主。失主張老闆被胡雪巖拾金不昧的高尚情操打動,又見胡雪巖聰明伶俐,就有心收他為徒。
胡雪巖回到家裡跟母親說明了情況,母親問他:「出去之後,你有信心做好嗎?」
胡雪巖答道:「出去之後,我一定會幹出一番事業。我不能放一輩子牛,讓別人看不起。」母親聽了他的話,十分欣慰,就給他收拾了行李,讓他離開了生活了十多年的家鄉。
離開家鄉後,胡雪巖就跟著張老闆來到了他的店裡。張老闆在大阜開了一家雜糧行,專門為金華養豬場提供飼料。店裡缺少人手,胡雪巖自然成了師兄們指使的對象。不過胡雪巖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沒有怨言,他總是很賣力地幹活,爭取把交代給他的事情儘快做好。再加上他聰明好學、誠實、沒心計,所以大家都非常喜歡他。不到一年的時間,胡雪巖就被老闆轉成了正式職員。
浙江金華是個產火腿的地方,每年固定的時間,金華的蔣老闆都會來大阜收購飼料。這一年,蔣老闆如期來到大阜,但是由於舟車勞頓,他很快就病倒了。頭腦靈活的胡雪巖被指派照顧蔣老闆,從飲食起居,到煎藥熬湯,胡雪巖都將蔣老闆照顧得無微不至,甚至一些常人想不到的細節,胡雪巖也很用心地注意到了。
蔣老闆對胡雪巖的印象很好,見他如此聰明,就想幫他一把。他向張老闆詢問胡雪巖的人品,知道了他拾金不昧的故事,更是對他讚賞不已,決定把胡雪巖帶在身邊,讓他到自己的店裡幫忙。
張老闆將蔣老闆的意思向胡雪巖說明了,讓他自己做選擇。當時,胡雪巖在雜糧行裡十分受尊重,熟悉的環境,再加上大家的喜愛,足可以使他在雜糧行的發展順風順水,如果選擇了金華,那就意味著一切都要重新開始。
是選擇安逸的生活還是從頭再來?胡雪巖心裡想,眼前的生活雖然順暢,可是沒有更大的發展。要想幹出一番事業,就應該去大地方,多見見世面。雖然開始的時候可能很難,但是只要用心做,一定會學到更多的東西。所以,他決定離開雜糧行,去更遠的地方發展。
因為看得遠,胡雪巖做出了正確的選擇;也因為看得遠,胡雪巖更加重視自身的積累,而不是眼前的安逸。有一句話說: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眼界有多高,人生的格局就有多高。對於一個渴望成功的人來說,明白自己想要幹什麼、怎樣才能走向成功,是事業發展的第一步。
胡雪巖不甘於平庸的態度,成就了他偉大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