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Q-008九州心影之遊必有方(新版)

出版類型:文學類-名家論述
書系列別:龔鵬程學‧思‧俠‧遊特輯
書系編號:Q-008
書籍名稱:九州心影之遊必有方(新版)
作  者:龔鵬程
編  者:
定  價:$400元
開本尺寸:正25K-21〈長〉*15〈寬〉
裝訂頁數:平裝本-320頁
ISBN:978-626-7025-89-5
原印條碼:978-626-7025-89-5
CIP碼:078
出版日期:2023.2.9
出版重點:
兩岸知名學術大儒及思想家龔鵬程,二○○五至二○○六年間神州遊隨筆
周遊大江南北以知風土民情
傳道授業得天下英才而教之
知世事之不可為,而終不免想救度之
走過北大、南京師大、清華,體驗各校不同風情。天津聽曲、陝西弔古、餘姚訪古、成都晤友、太湖論道。
作者簡介:
龔鵬程,1956年生於台北,為當代著名學者和思想家。
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畢業,歷任淡江大學文學院院長,南華大學、佛光大學創校校長,美國歐亞大學校長等職。曾獲中山文藝獎、中興文藝獎、傑出研究獎等。2004年起,任北京師範大學、南京師範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等職,現為山東大學講席教授、美國龔鵬程基金會主席。曾任中華武俠文學學會理事長、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理事、中國歷史文學學會理事長等職。旅行講學兩岸三地,博涉九流,辦有大學、出版社、雜誌社、書院,並規劃城市建設、主題園區等。著有《文人階層史論》、《經典與生活》、《唐代思潮》、《龔鵬程四十自述》、《文學與美學》、《知識與愛情》、《中國文學批評史論》等百八十部作品。
內文簡介:
自是博士、經生、官僚、教授,人天師範
無非酒徒、劍客、才子、仙家,南北遊方
我生下來,老父不知以何因緣,竟預知我有旅泊天涯之命,為我取名鵬程。本來我們家族譜上的排行,乃是期字輩,結果我同輩族人都喚作期某,只有我以鵬程行世,僅在敘譜時才安上譜名:期訪。這個「訪」字,依然與鵬程有關,他老人家期待我能鴻鵠高飛,去四處訪問哩!
我也不辜負他的期望,自來就喜歡東遊西盪。讀書則喜莊子之逍遙遊,自以為就是那隻大鵬鳥。孔子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我也以為他就是看見我這鵬鳥由遠方來看他,所以才樂了。朋,不就是鵬的古字嗎?
大鵬鳥衝舉九霄,眼睛料當比鷹眼更犀利曠遠些。但不幸我少小就把眼睛搞壞了,現在近視一千三百多度,茫茫然已近乎瞽叟,看書則如嗅花,何能奢望「草枯鷹眼疾」之境界?然而,世有不盲於目而盲於心者,自然也就有我這般偶開天眼覷紅塵的人,肉眼雖然昏沈,心眼卻幸而還未如燕雀,只想馳驟於蓬蒿之間。
因此我去旅行,雖無豬嘴驢耳駝背鹿腿之能,倒也還能略有所見。
龔鵬程二○○五至二○○六年間神州遊隨筆。走過北大、南京師大、清華,體驗各校不同風情,廣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天津聽曲、陝西弔古、餘姚訪古、成都晤友、太湖論道。有時精神上是異鄉人,有時身體上是異鄉人,時時轉換。本書有正經論文,談論國學及其未來的嚴肅之作,亦有與友朋飲酒作詩大啖各地美食的雅興之文,間雜趣談自身糗事,自娛娛人。既遊於方之內,也遊於方之外。
※【目錄】
自序:蹤跡大綱,情懷小樣
流轉北大、南大、清華
兼融中西清華園
重讀姚際恆
假亦真來真亦假
經典與我
大陸通訊大不易
遊之四種型態
得儒學之正
逍遙遊
坐夜車
遊高淳
研究型大學不應擴招
雨雪霏霏
大學教育與人文精神
教科書中的武俠
飲酒好色對
漢字寶貝
閱讀不興,經典便死
春日快事
流浪教師
清華國學院傳奇
失衡的教育
兩岸和解與國際趨勢
五四遊半塘
揚州遊
冷與熱
如何保障知識產權
鞍山璞玉
四庫全書的故事
兩岸交流
四庫全書故事之二
朱麗葉故居
流浪教師上街頭
巴渝雜事詩數首
中華文化的詮釋與發展
福州三日
我們錯了嗎?
夢說台灣?
日本.靖國神社.新國家
大風初過
攜手申遺
傳統與現代化
南北遊方
會議役人
北師大風華
遊方與教學
孤獨的眼睛
天津聽曲
陜西弔古
飛天神蝸
以人為藥
大陸國學熱
文化產業基地
小評汪榮祖先生論圓明園
鹽文化發展之道
霧鎖北京
歲寒覓友
深圳東莞記事
煙波盪東湖
悅樂神州繼絕學
問雪何所似
瀾波或亦動西湖
歲末多感
悲喜交集
我看聯合國際學院
悼逯耀東先生
雪讀臺靜農先生《中國文學史》
五十小述
春風又綠燕京柳
師生漂遊
餘姚訪古
為有源頭活水來
破除科教興國迷思
掙脫大一統的教育
校稿度日
避世遊
張愛原來是大千
生態
行者之遊
找不到定位的城市行銷
成都晤友、太湖論道
錫山惠泉文史錯謬
俠客難敵錯字
老北京誰說還活著呢?
落齒記
瘋世足
民辦教育的理想與憂愁
夏日瑣事
華語熱不敵洋文熱
社科院與曾蔭權
汙染與治理
虛耗
颱風之後
關於宋代文學編年史
文化產業的迷惘
取締私塾有用嗎?
文學散步簡體字版
流浪校長
文化復興小氣象
閩台文化如何交流?
秋日雜記
評南懷瑾先生書
台灣加油
傳統文化的詮釋
尊孔的年代
※【自序】蹤跡大綱,情懷小樣                    龔鵬程
《九州心影錄》系列的關鍵字,其實就一個「遊」字。遊,我是有理論也是有實踐的。
一九九六年曾作《遊的精神文化史論》,申明遊道,替國史研究另開戶牖。繼而逍遙以往,遊彼神州。自二○○四年時起,歷任南師大、南大、北大、北師大、清華、川大、聊城大、井岡山大、貴州大以及聯合國際學院諸校講席。不唯南北英彥,俱相講論,抑且深入里閈、遊走山林,訪耆舊而搜遺編,發潛德以探幽光。其間又往來港澳、回駐臺園,佚旅萍蹤,竟似桑海久慣了。
旅中隨筆,已陸續刊為《北溟行記》、《自由的翅膀》、《孤獨的眼睛》等。這裡所輯的,則是與講學相關的部份。
遊居講學,最早的典範當然是孔子。但我不敢妄想攀附,自比聖人。聖人與世多忤,故行教時或絕糧或被困,人歎鳳兮之衰,自嘲如喪家之狗。我德業不高,與世俗的睽隔自然也就不如是之甚,故能苟全性命於亂世,聊浮世以遊居。小有感慨,大申議論,詩酒遨嬉,略可卒歲。
當然,君子無故不輕去父母之邦,也不應浪遊,遊必有方。現今我不遊於北美花旗王國或歐洲澳洲,而獨遊於禹域,善悟者自能體會此中是大有事在的。
昔孔子去魯,乃不得已而遊;今我到大陸,則是有所為而往:一以兩岸隔閡太甚,非遍歷南北、周遊上下,不足以知社會之情偽。二以傳道授業者,莫不欲廣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三則以大陸國學漸熱、需求日殷,貞下起元,正當其時,文明剝復之機,不容錯過。而今世真能得國學精要者少,聖人之道,具在吾躬。我若不趁此行教,豈不有負此生,兼且愧對祖師?四,康有為曾有一聯曰:「滄桑多變、陵谷多易、宗教多劫、國土多淪,亭閣看雞蟲得失,無一物當情。歷盡成住壞空,覺來栩栩」 「天地不大、毫末不細、大椿不壽、朝菌不短,微塵世界何愛憎?歎我生自度!仍行慈悲喜捨,想入非非」。閱世滄桑,而生感歎;知世事之不可為,而終不免想救度之,乃我輩讀書人不得已之情。既肆情妄想治國平天下,自然也就不能不來大陸。
幸而我目標高遠卻行事平夷:不求震曝之名、不逐世俗之利;起居閒雅,亦得以從容講讀。講讀生涯之大略,則具見於此書。
讀者在此,可以看到我對兩岸關係的思索、對大陸社會的分析、對歷史文化的探討、對相關活動的報導、對宏揚中華文化的努力,也可發現我對學術文化、政經社會的發展頗有主張。凡此觀察之然否、議論之是非,不敢自信,還請讀者諸君指正!
※【內文試閱】
流轉北大、南大、清華             (2005.01.19)
十五日由北京返台北。默念此半年行止,深覺有趣:
上半年在北大客座,兼往南京師大擔任講座教授,年後還要去清華。這三個地方串起來,竟默符民國以來文化發展之軌跡,實在太奇妙了。
民初五四運動的大本營在北京大學,這是不用再介紹的,其時在一九一五到一九二三年間。
一九二○年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改制,成為東南大學。即以南師及東南大學人馬,如梅光迪、胡先驌、柳詒徵、吳宓、劉伯明等,成立《學衡》雜誌,於一九二二年出版,成為對新文化運動最主要的批評者。梁實秋讀清華時,因赴東南大學參訪,結識了吳宓等人,返校後即在《清華周刊》上撰文稱揚《學衡》。而隨即吳宓也轉到清華來任教,擔任國學研究院主任。東南大學一批學生,如陳寅恪的助手浦江青、王國維的助手趙萬里,也都轉到了清華。所以《學衡》後期的撰稿群,以清華與南師改制後的東南大學為主。
這批學者,被稱為文化保守主義,與北大《新青年》所代表的激進文化改革派壁壘彷彿互異,其實《學衡》作者中如陳寅恪、湯用彤、向達、賀麟、張蔭麟,都與胡適或北大關係密切。現在的北大,經過五十年代的院系調整,把原先在清華的馮友蘭等人都併入了北大,其間壁壘就更不分明了。
錢穆、馮友蘭在《學衡》時,胡適曾在日記中批評道:「張其昀與錢穆二君均為從未出過國門的苦學者,馮友蘭雖曾出國門,而實無所見。他們的見解多帶反動意味」。可是不旋踵而錢穆入了北大,馮友蘭隨後亦成為北大一塊招牌,故反動不反動,實在難說;北大、清華、南師這三地學人之交流轉輪,亦非保守激進等標籤所能涵括。而北大、清華、南師這三校恰好也是新文化運動以後整個文化發展的焦點。
我這趟赴大陸教書,亦如前輩學人般,流轉於這三校之間,感覺當然十分奇特。
兼融中西清華園                      (2005.02.17)
由香港轉抵北京時,大雪甫過,滿地積雪猶未化也。驅車赴清華,稍事安頓,王小盾兄即來接待。縱酒傾談,踏雪而返。我準備在北京恢復「國際佛學研究中心」。小盾精研文學與音樂之關係,故略詢發展此一課題之可能性如何。
佛研中心,昔係由靈鷲山支持,發行國際佛學研究及國際佛學譯叢,且開設藏文巴利文班,如昭慧等皆曾在彼處聽課。於十六年前,在台灣,不啻於歐陽竟無之支那內學院。在我去陸委會任職時,該中心也未停辦,直到我應星雲之請,籌辦佛光大學時才不得不離開。當時心道法師還來我家,勸我勿去佛光山,仍替他辦佛研中心及宗教博物館。我沒答應,只幫他維持了一段時期的佛研中心,還推展了新興宗教研究等項目。如今回首,殆若夢然。
今年除夕,心道法師來電,邀去靈鷲山度歲。我於十四日上午與林明昌同去。明昌曩時亦曾任該中心副主任,但未去該山均已十餘年了。山上海霧天風,猶如昔日。
十七日生安鋒來,送了一冊他新出版的《霍米巴巴》。
巴巴名氣甚大,但中文世界相關譯述卻極少,安鋒博士論文應儘早出版才是,此書僅小試牛刀耳。他又替我買了兩輛腳踏車,一同騎去熙春園午餐,王寧、高旭東、羅立勝都來了,聊起今年要辦紀念清華國學院八十年的活動,均有些感慨。
清華當然是洋派的學校,跟北大不同。北大原本是吳汝倫辦的,因此校內多桐城耆宿。後來一變而成激進派之大本營,痛批桐城謬種、選學妖孽,林紓、林損等人相繼離開,以留日學生,包括章太炎、錢玄同、魯迅等人之影響力較大。清華則多是留歐美的。但這些歐美留學生對中西文化之態度反不像激進者那麼決絕,大抵比較屬於兼通交融性質,對傳統文化反而比較抱持溫情。因此像《學衡》派,雖創辦於南方,其大本營實在清華。講白璧德人文主義的吳宓、梁實秋也都在清華。國學院辦在這個洋學堂中,亦可見其學風之一斑。當時幾大導師,除梁啟超外,都有西學的背景,王國維鑽研康德、叔本華,陳寅恪採西方社會科學方法治史,且深入西方漢學之語言方法傳統,趙元任更不用說了。國學院之外,如聞一多、陳夢家也一樣治國學,例如甲骨、金文、神話、易經、尚書等,均可見兼攝中西,乃彼時風氣。葉公超剛返國時,因只通西洋文學,國學根柢不夠好,還被譏笑了一陣。待他能談點中國學問了,眾人才覺得他也是「我輩中人」。
這種現象,其實甚怪。不太懂西方的人拚命說要西化;比較瞭解西方的,則主張「舊學商量加邃密,新知涵養轉深沈」(朱熹語),他們所認識的西方也不一樣。前者所知之西方,較像西方的東方主義者所謂的東方那樣,是個「想像的他者」。以這種想像來迫促中國改革,要求中國走上或變成那樣的想像之西方時,碰到清華這批留學生回來大潑冷水,說西方並不是這個樣兒,竟兀自惱怒了起來,痛詬諸君「保守」,豈非笑話?可惜在五四及以後那幾十年裡,整體風氣便是如此。說起來,大概只能歸於氣數罷!
當然,出現這種結果也是必然的。
因為根據想像來革命,遠比真正兼通中西容易得多,既便趨附,又能安頓急盼改革的熱情,比起冷靜地坐在書齋裡剖析中西、會通古今更能號召群眾,是無疑的。
可是在革命熱情燒退了以後,這種文化態度的價值就彰顯了。大陸這些年重新評價陳寅恪、梁實秋、吳宓等人,就有這個意味。我自己也比較認同這種態度。但我的情形又不一樣,我是由國粹派逐漸轉變的。
在我高中大學時期,為了把自己造就為一位國粹派,我可是耗盡了氣力,終於學會了做一名傳統文人、傳統經學家的全部技能,也養成了所有的脾性。我以此自豪,但爾後卻頗以此後悔。因為若我不那麼急著丟掉英文,我就可以瞭解更多西方的東西,觸類而長,對我的學問,定能大有裨益。往事不堪回首,與王寧、生安鋒等談起來,感慨自然也就多了。高旭東還問我出身到底是中文系抑或外文系呢,真是的!
夜小雪。出去買點文具,衣上撲滿了,如一粒粒碎鑽,沾了一頭一臉。
重讀姚際恆                           (2005.02.18)
雪後大寒。出往藍旗營購下周往南京之火車票,凍得齜牙咧嘴,還是回家閉門看書為妙。
書是彭林先生送來借我讀的《姚際恆著作集》六大冊。姚氏著作多不傳,民國初年,經顧頡剛等人之提倡,才逐漸被人搜輯出來,中研院文哲所將之點校集編成這套著作集,有功士林,自不待言。住在這兒,能讀到台灣友人編的這部書,感覺更是奇特。
姚氏之學,被顧頡剛等人看重,是他的辨偽。顧氏讀他書時,還是借來手抄的呢!其《古今偽書考》後來增補訂正者甚多,亦最為世所知。其實整個姚氏經學也都在辨偽,例如說《禮記》,謂〈明堂位〉為新莽時人作,〈喪服大傳〉為漢儒作,〈學記〉乃諸子書,〈樂記〉乃武帝時人湊集而成,〈祭法〉亦漢人作,〈祭義〉則秦人筆,〈哀公問〉為孔門弟子推演之詞,〈仲尼燕居〉〈孔子閒居〉〈禮運〉多老莊之徒偽託……。斥〈中庸〉為禪學,尤可見其辨偽之旨。論《春秋》則棄傳以存經,不信「例」,謂例之說起於杜預。這些說法,在打破聖經賢傳的權威方面,頗具意義,但若評考其是非,則多可商榷。凡例之說,孫子兵法就有,出土郭店楚簡中亦可見此體制,非盡杜撰。先秦古書,皆經漢人隸定,據其文句以說真偽,實在也是困難重重。且以後代已定型的學派區分或觀念去看古人,古人古書不合我這個定型的看法,不思檢討自己的思想模套,反而說凡古人不合於我這個套子的就全是偽做,不是個大顛倒、大笑話嗎?
舉個例子。〈檀弓〉上篇:「公叔木有同母異父昆弟死,問於子游」,子游主張昭大功;「狄儀有同母異父之昆弟死,問於子夏」,子夏則說:「魯人則為之齊衰」,建議採齊衰服制。這是女人在死了丈夫後改嫁才有的情況,談同母異父兄弟間如何穿喪服。可是姚際恆認為女人改嫁,「今世委巷間有之,若士大夫家自無此」。故改嫁以後發生的禮儀問題,均是失禮之禮,「失禮之禮何足為問」,孔門弟子居然還去討論它,他覺得甚怪。據子夏的說法看,魯俗對此已有限制,則是改嫁者甚是普遍,他覺得更怪。這不是少見多怪嗎?女人不改嫁為貴,乃明清風氣,執後世之俗,詫古人之風,豈不謬哉?
《古今偽書考》顧實說它曾「大為流行,各大學各高中學,咸油印發布,莘莘學子,幾於人手一編」。其實亦疏略。姚氏之目錄學本來大成問題,故其間多不可究詰。如以《麻衣正易心法》《孔子家語》入經部,《葬禮》《神異經》《十淵記》《杜律虞注》等入子部,都像顧頡剛說他把《忠經》列入經部,《天祿閣外史》列入史部一樣,是只憑書名去判斷,並沒仔細看過原書。如此辨偽,怎麼辨呢?
可是姚際恆自己並不覺悟他不懂目錄學,他反而喜治目錄學,今存《好古堂書目》《好古堂藏書畫記》《續收書畫奇物記》均是。柳詒徵跋《好古堂書目》甚推崇其於四部之外別立叢書之濫觴,卻未指出其中的錯誤。實則姚書之誤很不少。例如《墨池編》是談書法藝術的,不應列入小學類,《詩韻》數種,同樣也應列入文學而非小學,正如《廿一史彈詞》只是文學,不能編入編年史類,《搜神記》《搜神後記》列入集古類,亦不妥。《山海經》入方物而非地理、非小說;地理類收《新安文獻志》《炎檄記聞》;《水東日記》《日知錄》列雜家;《陽宅奧訣直指》《堪輿宗指》入天文家,亦皆可商。
雖然如此,姚氏的目錄也並非毫無足取,柳先生說他:「書之分類雖亦襲四部通例,而子目多特創,如史部有器用、蟲魚、方物、川瀆,皆別為品題,異於他目」。這其實就是一種專門書目。姚氏對目錄學並不在行,所以反而能亂搞出這些不傳統的目錄來。
現在看,這種東西反而有價值,怎麼說呢?一、我國的書目,多半只是工具性的,歷來甚少書目作者,不比歐洲,像迪柏丁(Thomas Frognall Dibdin, 1776-1847)寫了《史賓塞藏書目錄》《十日談書目解題》《法德訪古覓奇之旅》那樣的書目作家,少之又少。二、書目太過定型化,基本上就是四分法與七分法,外加佛道二種,很少時代性或專題性書目。所謂時代性,例如波拉德(Graham Pollard,1903-1976)《十九世紀小冊子類型調查》,另一位波拉德(Alfred William Pollard, 1859-1944)的《早期繪本書》《一四七五年到一六四○年於英格蘭蘇格蘭與愛爾蘭印行的書籍簡目》均屬此,我國只有依附於諸史藝文志底下的時代性書目,非常單調。專題性書目則如後一位波拉德編的《莎士比亞四開本普查》。外國許多藏書家會以專題方式蒐集資料,如一九二二年美國藝術家協會進行拍賣的蘇珊.閔(Susan Minns)就專收跟死亡有關的書籍、畫作、藏書票、錢幣等;創立紐約圖像同好會的安德魯斯(Andrew),亦以抄繪本古籍、地圖、畫片、裝幀本、插圖本為收集對象,我們大概頂多只有專收北宋版元版的。專題書目是晚近的事,故姚際恆倒成了個先驅。
由書目看,中國人每自詡印刷術發明最早,典籍之豐亦舉世無匹,可是對書之蒐藏與編目,似仍有比不上西洋的地方。西方有些東西也是我們沒有的,如前文提到的拍賣會,即為一例。沒有拍賣會,自然也就沒有「拍賣目錄」和「交易帳」。由於書沒有此類公開拍售轉讓之網絡,同時也就沒有交換圖書、討論閱讀的「讀書俱樂部」。又由於特重文字,書之插畫配圖極不經意。除小說戲曲等通俗書刊外,正經典冊基本上也都不配圖,因此裝幀型式亦較呆板,材質及版型上缺乏變化。這些,都是今日治中國書目之學者所該知道的。
整體說來,姚際恆最好的作品,恐怕還是《好古堂家藏書畫記》,這實在與他在經學辨偽方面的聲名不符。首先,好古之堂號,便與他考古不佞的態度頗有差距;賞鑑書畫,附及繡像、刻絲、鐫印、硯石、研山、石屏、古琴、香盒、古墨、舊紙,亦顯一文士氣,而非經生之態度。在賞鑑這些藝術品時,他的趣味和文藝知識,也比談經學時可愛得多。在那麼嚴格分判老莊佛禪與儒家界限的經生姚際恆那兒,絕對不能發現他竟這麼喜歡佛道教的寫經,先後收藏了元僧血書法華經、吳鎮草書心經、文徵明楷書金剛經、董其昌寫盂蘭盆經等。據他說,在杭州得到血書法華經,曾為作贊語六萬多字,後來又作一贊說:「偉哉大雄尊,發此真空理」,則不惟賞其藝妙,亦贊其理高。足見一個人往往是複雜的,只從勇於辨偽的經學家一個角度去看,殊未能真正瞭解他。民國以來被重新認識的姚際恆,其實尚待後人重新去瞭解他。
夜看電視,杭州劇團演新排大戲「蘇東坡」,啼笑皆非。全劇大肆採用舞台劇形式,服裝、動作、化粧,不倫不類。劇情尤荒謬,云東坡在杭,創東坡全宴,包括麻辣燙、西湖醋魚、東坡肉等,且有東坡酒。然而,東坡根本不能飲,略飲即醉,故自製東坡酒,極淡,友人喝之,以為是惠山泉。今乃以東坡創製了什麼名酒;辣椒於十六世紀才傳入中國,麻辣更非浙江能有的口味,今胡亂編排一氣,乃是與古人作要。說東坡在西湖修了蘇堤,故被貶去海南修海堤,更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astbook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